《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宋 陳言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半夏茯苓湯

妊娠惡阻,心中潰悶,頭目眩暈,四肢怠墮百節煩疼,痰逆嘔吐,嫌聞食氣,好啖鹹酸,多臥少起,不進飲食。半夏(湯洗七次,三兩)茯苓熟地黃(各一兩八錢)橘皮細辛人蔘芍藥川芎紫蘇葉桔梗甘草(炙,各一兩二錢)上爲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二盞,姜七片,煎七分,去滓,空腹服。有客熱,煩渴口生瘡者,去橘皮細辛,加前胡知母;腹冷下利者,去地黃,入桂心(炒);胃中虛熱大便閉,小便澀,加大黃一兩八錢,去地黃,加黃芩六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