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宋 陳言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應夢人蔘散

傷寒體熱頭疼,及風壅痰嗽咯血白芷幹葛青皮桔梗(炒)白朮人蔘(各三分)甘草(炙,兩半)乾薑(炮,一錢三字)上爲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二枚,煎七分,通口服。如傷寒,入豉數粒同煎,熱服,大有效,不拘時。崇寧癸未,米芾爲太常博士,始造待漏,冒寒得疾,痰嗽如膠,有血,更三醫不退,一日謁太尉蔡元度,取人蔘散一帖並棗見授,繼歸,有客承議郎薛道至,留食。藥熟,進一服,良久,痰嗽立止。而客怪曰∶公氣色頓快,何藥也?爲道其由。求方蔡公,又送一帖。越三日,病全除,往見蔡公。公曰∶此藥僧伽也。元中,泗守劉士彥病八日不汗,女求僧伽甚確。夜夢告曰∶翌日塔中取藥。遂於大聖鉢中取得此藥,題印雲∶太平州楊家人蔘散,今太醫局中亦賣,無甘草、幹葛,兼無分兩,疑非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