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證略例》

元 王好古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黃湯

傷寒內感拘急三焦氣虛自汗,及手足自汗,或手背偏多,或肢體振搖,腰腿沉重,面赤目紅,但欲眠睡,頭面壯熱,兩脅熱甚,手足自溫,兩手心熱,自利不渴,大便或難,或如常度,或口乾咽燥,或渴欲飲湯,不欲飲水,或少欲飲水,嘔噦間作,或心下滿悶,腹中疼痛,或時喜笑,或時悲哭,或時太息(去聲,)或語言錯亂失志。世疑作譫語狂言者,非也,神不守室耳!始得病,寤寐之間,或恐或悸,頭項不甚痛,行步只如舊,陰氣陽氣走也。兩手脈浮沉不一,或左右往來無定,便有沉澀弱弦微五種陰脈形狀,舉按全無力,浮之損小,沉之亦損小,皆陰脈也。宜先緩而後急,緩宜黃湯人蔘黃(味甘者)白茯苓白朮白芍藥(以上各一兩)甘草(七錢半,炒)嘔吐者,加藿香半兩,生薑半兩,如無,幹者代之。上咀,生薑水煎。量證大小,加減多少用之可也。如大便結者,宜調中丸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