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幼心書》

元 曾世榮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胎熱

嬰兒生下,三朝旬月之間,目閉而赤,眼胞浮腫,常作呻吟,或啼叫不已,時復驚煩遍體壯熱小便黃色,此因在胎母受時氣邪毒,或外感風熱,誤服湯劑,或食五辛姜面過多,致令熱蘊於內,燻蒸胎氣,生下故有此證,名曰胎熱。所謂胎熱即多驚。若經久不治,則鵝口重舌木舌,赤紫丹瘤,自此而生。先以木通散煎與母服,使入於乳,兒飲之,通心氣,解煩熱然後四聖散溫洗兩目,目開進地黃膏天竺黃散牛蒡湯當歸散亦令母服,使從乳過,是一助也。乳母宜忌雞酒羊面,庶得易安,不致反覆。又有一證,如前證元無大病,而遽然弄舌者,但身熱四肢冷,脣青色,此脾胃不和所致,宜服守胃散自愈。有弄舌出於大病後,舌略出不長,一動即收,此是惡候,以錢氏白朮散治之,不愈將傳危急。舒舌者,此脫着衣服不常,外感風熱,入於心脾,蓋脾之脈絡繫於舌,故時復舒捲,出長收緩,或渴或不渴,謂之舒舌,宜瀉心脾經之熱,用瀉黃散黃芩水煎服。但不可以大寒之劑攻之,熱退則寒起,傳作他證,切宜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