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清 唐宗海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例言

一唐宋以後醫學多訛。西法近出詳形跡而略氣化得粗遺精皆失也。因集靈素諸經採其要語分篇詳註爲救其失起見非好辯也識者諒之。一每篇標題四字以別章節。知非着述體裁。然使學人先知綱目易於尋求不嫌有乖大雅也。一是書註釋多由心得。實皆以經解經毫無杜撰間採西法或用舊說總求其是而已。一是書期於實用與各種經古文詞不同。故解義訓詁無漢宋門戶之分。亦無中西異同之見。要使經旨皎然足裨實用爲有益於世耳。一中國臟腑圖。皆宋元后人所繪與人身臟腑真形多不能合。故各圖皆照西醫繪出較舊圖實爲美善。一中國醫林改錯曾剖視臟腑與西醫所言略同。足見中國臟腑與西人原無差別。因採其圖以爲印證。一所採西人臟腑圖。非但據西人之說。實則證以內經形跡絲毫不爽以其圖按求經義則氣化尤爲着實。一十二經脈奇經各穴。皆西醫所不能知。因採銅人圖繪出。意在發明經旨穴不盡載。惟採有關經氣者詳悉注之。一胃五竅及三焦。中西皆無其圖。今特本內經之義切實繪出。揆之西人形跡亦無不合。足見西人雖詳於形跡而猶未及內經之精。一是書方證未能詳列然於審證處方之理。業經發明則權衡在我。無論中西各醫書皆有裁別不致迷眩。是醫學正本清源之書也。一是書所引內難經文未及其半。然大義微言採注已備熟。此後再讀全書自能渙然冰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