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頸椎,第1胸椎結核病竈清除術

手術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ì 2~7jǐng zhuī ,dì 1xiōng zhuī jié hé bìng zào qīng chú shù

3 適應

第2~7頸椎,第1胸椎結核病竈清除術適用於頸椎結核合併較大膿腫和死骨,經保守治療無效者。

4 禁忌

高齡體弱,合併有心臟疾患、糖尿病、肝腎等其他嚴重疾病者。

5 準備

注意口腔衛生,治療鼻、咽喉感染竈,術前2~3天以硫酸慶大黴黴素溶液霧化吸入和漱口。頸椎穩定頸椎1~2半脫位脫位者,術前應行枕頜帶或顱骨牽引。

6 方法

6.1 1.體位麻醉

(1)體位:仰臥,肩下墊軟枕,頸後伸並轉向健側。

(2)麻醉:成年人宜採用局麻,兒童及無自制能力者可採用全麻。

6.2 2.操作步驟

(1)切口:有胸鎖乳突肌前緣斜切口和頸部橫切口兩種。

①斜切口:於胸鎖乳突肌前緣做一斜切口,以病竈水平爲中心,斜向胸骨柄。

②橫切口胸鎖乳突肌中點,橫向越過中線達對側。

(2)手術步驟

①顯露病竈:斜切口入路者,沿胸鎖乳突肌前緣切開皮膚、皮下淺筋膜及頸闊肌後,切斷並結紮頸外靜脈分支,沿該肌分離前緣脂肪組織後,將胸鎖乳突肌牽向後外側。分離肩胛舌骨肌,必要時於其腱部將其切斷,並向上、下掀開顯露其深面的頸動脈鞘。顯露第1~2頸椎病竈時,於頸動脈鞘外側進入,將胸鎖乳突肌向外側牽開,將頸動脈鞘、甲狀腺、喉等向內牽,即可顯露前斜角肌、頸長肌和頸椎前突出之膿腫,爲手術方便可結紮甲狀腺動脈。顯露第4~7頸椎病竈時,於頸動脈鞘內側進入,將頸動脈鞘向外牽開,即可顯露其下方的椎前筋膜和突出的膿腫,爲方便手術可將頸橫動脈結紮,注意勿傷及與甲狀腺動脈伴行的喉返神經。如要顯露第7頸椎或第1胸椎病竈,可切斷胸鎖乳突肌鎖骨頭。

切口入路者,橫行切開皮膚、皮下、淺筋膜及頸闊肌,將胸鎖乳突肌及頸動脈鞘向外側牽開,即可顯露頸長肌、椎前筋膜及椎前膿腫

②清除病竈:仔細辨認椎前膿腫,側方勿將頸椎橫突前結節誤認爲椎體,前方勿傷及食管穿刺確定椎前膿腫無誤後縱行切開膿腫,徹底刮除病竈內乾酪、肉芽、死骨並吸盡膿液,徹底沖洗

骨質缺損較大,頸椎穩定者,可於病竈上下正常骨質開槽,取髂骨嵌插植入,植骨塊植入穩定牢固,以免脫出。

術畢放置病竈引流,縫合傷口。

6.3 3.術後處理

(1)術後2~3d內觀察傷口,如無引流液滲出可拔除引流。

(2)未植骨且頸椎穩定者,術後4~6周可戴頸托起牀活動,植骨者2~3個月攝X線檢查,植骨融合後起牀活動

7 注意事項

1.斜切口進入第2~4頸椎病竈前,將胸鎖乳突肌牽向外側時,應注意損傷由該肌上1/3穿出的副神經

2.進入第4~7頸椎病竈前,應注意損傷甲狀腺動脈伴行的喉神經

3.進入第7頸椎、第1胸椎病竈時,應注意損傷胸膜頂,左側勿損傷靜脈角處的胸導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