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茱萸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à zhū yú wán

2 活幼口議》卷十七:大茱萸丸

2.1 處方

蓬莪術1分(醋煮),京三棱1分(醋煮),乾薑(炮)2分,青皮2分,陳皮(並去白)2分,木香2分,丁香2分,巴豆21粒(去殼心膜,出油),綠小細吳茱萸2錢。

2.2 製法

上爲末,醋糊爲丸,如麻子大。

2.3 功能主治

寬胸膈,平厚腸胃,正氣溫中,消疳磨積,止吐瀉,進美飲食。主小兒飲食過度,臌脹,胸膈上下氣不宣通,鬱滯迷悶,情思少樂,大則作喘,強食不化,作渴煩躁,坐臥不任,肢體倦怠,腹脅疼痛

2.4 用法用量

每服7丸至10丸;大者加服;生薑大棗湯送下。

2.5 摘錄

活幼口議》卷十七

3 《外臺》卷七引《範汪方》

3.1 方名

大茱萸丸

3.2 組成

吳茱萸半升,細辛半兩,芍藥半兩,柴胡半兩,旋覆花半兩,黃芩半兩,紫菀半兩,人蔘半兩,白朮半兩,茯苓半兩,乾薑半兩,桂心半兩,附子(炮)半兩,甘草(炙)半兩,半夏(洗)半兩,當歸半兩,(1方有前胡乾地黃、蜀椒,無柴胡黃芩、桂心)。

3.3 主治

心腹寒疝胸中逆氣,時上搶心痛,煩渴,不得臥,面目惡風,悸掉,惕惕時驚,不欲飲食而嘔,變發寒熱

3.4 用法用量

每次3丸,食前服,1日3次。不知稍加。

3.5 製備方法

上藥治下篩,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3.6 用藥禁忌

忌生蔥、羊肉、餳、酢物、桃、李、雀肉、豬肉生菜海藻菘菜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