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膏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uí liǔ gāo

2 聖濟總錄》卷一三○:垂柳膏

2.1 處方

垂柳白皮2兩(銼),蒴藋根4兩(銼),丹砂1分(細研),熟雞子黃1個,熊膽半兩(研),故青帛7寸(燒灰,研),蠟1兩,鉛丹4兩,清油1斤。

2.2 製法

上藥無熬油令沸,下柳皮、蒴藋根,煎候赤黑色漉出,以綿濾去滓,下丹、蠟煎,以柳篦攪,候變黑色,下4味研藥,更攪令勻,滴水中成珠子,以瓷盒盛。

2.3 功能主治

一切瘡腫。

2.4 用法用量

用故帛上攤貼,每日2次。腸癰,以綿裹半棗許,含化咽津,以愈爲度;眼暗,捏作餅子,以針刺作孔30-50個,貼眼上便愈;耳聾,作挺子,當中刺爲孔,塞耳中,日2換即愈;打損,取膏塗貼疼痛處,以愈爲度。

2.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三○

3 《衛生總微》卷二十

3.1 方名

垂柳膏

3.2 組成

垂柳枝5兩,苦蔘2兩,黃芩1兩。

3.3 主治

漆瘡癢痛。

3.4 用法用量

每用3匙,水2碗,煎至1碗,去滓,研入好墨汁半匙攪勻,再熬成膏,以瓷盒盛,候冷。用少許塗瘡上。

3.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