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橘皮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én jú pí wán

2 方出《聖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二○一:陳橘皮丸

2.1 處方

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乾薑半兩(炮裂,銼),蓽茇3分,桂心半兩,人蔘半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朮1兩,神曲1兩(炒微黃),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

2.2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霍亂,脾胃虛冷氣逆,嘔吐不止。

2.4 用法用量

本方蓽茇用量,《普濟方》引作“三兩”。

2.5 摘錄

方出《聖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二○一

3 《聖惠》卷二十八:陳橘皮丸

3.1 處方

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厚朴3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神曲1兩(微炒),木香半兩,檳榔3分,人蔘半兩(去蘆頭),桂心半兩,柴胡3分(去苗),白朮3分,訶黎勒3分(煨,用皮),白豆蔻3分(去皮),高良薑半兩(銼),白茯苓3分,沉香3分,枳實3分(麩炒令微黃)。

3.2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3.3 功能主治

氣勞,脾胃乏弱,飲食不消,四肢羸瘦。

3.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生薑大棗湯送下,不拘時候。

3.5 摘錄

《聖惠》卷二十八

4 聖濟總錄》卷八十八:陳橘皮丸

4.1 處方

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紫蘇子3分,防己半兩,桑根白皮(銼)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木通(銼)1兩,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微炒)1兩,甜葶藶(微炒)1兩。

4.2 製法

上爲散,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4.3 功能主治

虛勞上氣喘促,坐臥不安

4.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薑大棗湯送下,不拘時候。

4.5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5 聖濟總錄》卷九十一:陳橘皮丸

5.1 處方

橘皮(湯浸,去白,炒)1兩,木香1兩,厚朴(去粗皮,薑汁浸)1兩,檳榔(生,銼)1兩,硫黃(細研)1兩,大黃(銼,炒)1兩。

5.2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5.3 功能主治

虛勞堅癖,腹脹羸瘦,食久不消,面色萎黃四肢少力。

5.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溫酒或米飲送下。

5.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九十一

6 聖濟總錄》卷一五四:陳橘皮丸

6.1 處方

橘皮(湯浸,去白,炒幹)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白朮2兩,甘草(炙)2兩,乾薑(炮)2兩,半夏(溫水洗去滑7遍)2兩,枳實(去瓤,麩炒)2兩。

6.2 製法

上爲末,煉蜜塗酥爲丸,如梧桐子大。

6.3 功能主治

妊娠阻病,心中煩悶,頭眩,惡聞食氣,聞便嘔吐,悶亂顛倒四肢怠墮,不自勝舉。

6.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薑湯送下,食前服。先服半夏湯2劑後,再服此方。

6.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四

7 《聖惠》卷四十二:陳橘皮丸

7.1 處方

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豬苓1兩(去黑皮),紫菀1兩(洗去苗土),桂心1兩,郁李仁1兩(湯浸,去皮,微炒),桑根白皮1兩(銼),人蔘1兩(去蘆頭),麻黃1兩(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甜葶藶1兩(隔紙炒令紫色)。

7.2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7.3 功能主治

上氣喘急,或心腹氣滯,身面浮腫,喫食減少。

7.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溫粥飲送下。

7.5 摘錄

《聖惠》卷四十二

8 《聖惠》卷九十二:陳橘皮丸

8.1 處方

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半兩,當歸(銼,微炒)半兩,人蔘去蘆頭)半兩,白芍藥半兩,芎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

8.2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綠豆大。

8.3 功能主治

小兒內冷,大便青,不欲食,皆是胎寒

8.4 用法用量

3歲兒,每服7丸,以溫粥飲送下,日3次。

8.5 摘錄

《聖惠》卷九十二

9 聖濟總錄》卷六十三

9.1 組成

橘皮(去白,焙)4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1兩,肉豆蔻(去殼)3分,乾薑(炮裂)3分,木香3分,吳茱萸(醋炒,焙)3分,白朮(銼,炒)3分,訶黎勒皮3分,桂(去粗皮)3分,甘草(炙,銼)1分,枳殼(去瓤,麩炒)半兩,沉香(銼)半兩,芍藥(炒)半兩,丁香半兩,阿魏半兩(酒煮後細研,更用酒煎,入少陳曲末同煎成膏,丸諸藥末)。

9.2 主治

胃氣虛弱,嘔吐不食,腹中虛鳴。

9.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米飲送下。

9.4 製備方法

上將前十四味爲末,用阿魏煎爲丸,如梧桐子大。

10 《聖惠》卷二十七

10.1 組成

橘皮2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1兩,柴胡1兩半(去苗),訶黎勒皮1兩,白芍藥1兩,紫菀1兩(去苗土),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木香3分,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10.2 主治

虛勞咳嗽,腹脅妨悶,大腹氣滯肢節煩疼

10.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粥飲送下。

10.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1 《聖惠》卷八十九

11.1 組成

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赤茯苓半兩,連翹半兩,海藻(洗去鹹味)半兩,商陸(幹者)半兩,杏仁1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羊靨3枚(炙黃),檳榔3分。

11.2 主治

小兒癭氣咽喉噎塞。

11.3 用法用量

2-3歲兒以溫水送下7丸;兒大者,綿裹1丸如皂莢子大,含咽津。不拘時候。

11.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綠豆大。

12 聖濟總錄》卷七十七

12.1 組成

橘皮(酒浸,去白,焙)1兩,白茯苓(去黑皮)3分,陟釐(微炒)半兩,麥糵(炒熟)3分,白石脂1兩,赤石脂3分,無食子3枚(燒令煙出),龍骨1兩,酸石榴皮(炙黃)1兩。

12.2 主治

氣痢年深不愈。

12.3 用法用量

每服25丸,空心以溫漿水送下,日午再服。

12.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用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13 《聖惠》卷七十五

13.1 組成

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赤芍藥半兩,當歸1兩(銼,微炒),吳茱萸1分(湯浸7遍,焙乾,微炒),芎3分,甘草1分(炙微赤,鐵),乾薑半兩(炮裂,銼),艾葉半兩(炒微黃)。

13.2 主治

妊娠阻病,心胸氣滿,腹脅(疒丂)痛,腰重

13.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13.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4 方出《聖惠》卷五十,名見《普濟方》卷二○四

14.1 組成

橘皮2兩(湯浸,去白瓤,焙),川樸消1兩,木香1兩。

14.2 主治

五膈氣,胸背俱悶,不下飲食。

14.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熱酒送下,不拘時候。

14.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5 《聖惠》卷三十

15.1 組成

橘皮2兩(湯浸,去白瓤,焙),紫蘇子3分(微炒),郁李仁1兩(湯浸,去皮尖,微炒),甘遂半兩(煨微黃),漢防己半兩,桑根白皮1兩(銼),甜葶藶1兩(隔紙炒令紫色),赤茯苓1兩,木通1兩(銼)。

15.2 主治

虛勞,心胸壅悶,喘促大小便不利,四肢浮腫

15.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生薑大棗湯送下。

15.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