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822-2023 蚤類密度監測方法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 衛生標準 法規文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 W S / T   8 2 2 - 2 0 2 3 zǎo lèi mì dù jiān cè fāng fǎ biāo zhǔn

2 英文參考

Standard of surveillance methods for flea density

3 標準基本信息

ICS 11.020

CCS C 0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T 822—2023《蚤類密度監測方法標準》(Standard of surveillance methods for flea density)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於2030年6月16日(國衛通〔2023〕3號)《關於發佈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蚤類密度監測方法標準》的通告》發佈,自2023年12月1日起實施。

4 標準發佈通告

關於發佈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蚤類密度監測方法標準》的通告

國衛通〔2023〕3號

現發佈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蚤類密度監測方法標準》,編號和名稱如下:

WS/T 822-2023 蚤類密度監測方法標準

該標準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國家衛生健康委

2023年6月16日

5 前言

本標準由國家衛生健康標準委員會衛生有害生物防制標準專業委員會負責技術審查和技術諮詢,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協調性和格式審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負責業務管理、法規司負責統籌管理。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雲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魯亮、樊玉娟、高子厚、佟穎、夏連續、李貴昌、黎唯、李靜、邵宗體。

6 標準正文

蚤類密度監測方法標準

6.1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蚤類成蟲密度監測方法,包括探洞法、梳檢法、檢巢法和粘捕法。

本標準適用於蚤類密度和蚤種的監測

6.2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範性引用而構成本標準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於本標準;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標準。

GB/T 24689.4 植物保護機械 誘蟲板

6.3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3.1

蚤類 fleas

昆蟲綱(Insecta)蚤目(Siphonaptera)的種類,爲完全變態昆蟲,分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期。

3.2

蚤密度 flea density

單位宿主體表或單位時間空間內監測到的蚤成蟲數量。

3.3

染蚤率 infested rate of flea

有蚤動物或環境(洞幹、窩巢和粘蟲紙)數佔調查動物或環境總數的百分比。

3.4

蚤指數 flea index

監測動物或環境(洞幹、窩巢和粘蟲紙)所獲得的蚤成蟲數量的平均值。

3.5

遊離蚤 off-host flea

在人或動物居住和活動環境或建築物中新羽化的,或離開宿主動物體表在地面活動蚤類成蟲

3.6

有效粘蟲紙 valid glue board

監測過程中粘到蚤,或未損壞、未移動且未粘到蚤的粘蟲紙。

6.4 4 監測方法

6.4.1 4.1 探洞法

6.4.1.1 4.1.1 適用範圍

適用於草原荒漠草原生境中旱獺、黃鼠和沙鼠等洞口較大的鼠類洞幹中的蚤密度和種類監測

6.4.1.2 4.1.2 器材

手持衛星定位儀、探蚤棒(見附錄A中圖A.1)、純白搖粒絨布、眼科鑷、凍存管、20萬分之一龍膽紫2%氯化鈉溶液、75%酒精和普通生物顯微鏡等。

6.4.1.3 4.1.3 操作步驟

監測工作開始前,先用手持衛星定位儀獲得現場的海拔和經緯度數據,記錄監測地點地址信息和所處生境。探蚤前先將純白搖粒絨布(1 m×1 m)鋪於洞口一側,再將探蚤棒纏有純白搖粒絨布的一端伸入洞幹,輕輕抖動探蚤棒1 min以吸引和粘附跳蚤,然後在鋪純白搖粒絨布的一側抽出探蚤棒,在純白搖粒絨布上檢查粘於探蚤棒及掉落在純白搖粒絨布上的跳蚤,用眼科鑷將蚤收集於凍存管中(探洞法操作示意圖見附錄A中的圖A.2)。探洞幹深度超過1.2 m(旱獺)或0.5 m(黃鼠和沙鼠)爲有效洞。每個洞幹探蚤3次(3次採集蚤總數計爲一個洞的蚤數)。1個洞的蚤類應放於同一凍存管中並編號。用於鼠疫菌培養的蚤類標本可用20萬分之一龍膽紫2%氯化鈉溶液保存,用於分類鑑定標本製作的蚤類標本可用75%酒精保存。記錄每次探洞結果於監測記錄表(蚤類探洞法監測記錄表見附錄B中的表B.1)。蚤類帶回實驗室利用普通生物顯微鏡進行檢視分類,確定蚤的種類,記錄並彙總探洞幹總數、有效洞幹數、採集的蚤總數、有蚤洞幹數、無蚤洞幹數、每個洞幹蚤種、每種蚤的雌雄數量等信息監測彙總表(蚤類探洞法監測彙總表見附錄B中的表B.2)。

6.4.1.4 4.1.4 蚤密度計算方法

洞幹染蚤率按公式(1)計算:

公式.png

式中:

Rb——洞幹染蚤率

Nbf——有蚤洞幹數,單位爲洞;

Nb——所探有效洞幹總數,單位爲洞。

洞幹蚤指數按公式(2)計算:

公式.png

式中:

Ib——洞幹蚤指數,單位爲只每洞(只/洞);

Nf——採集到的蚤總數,單位爲只;

Nb——所探有效洞幹總數,單位爲洞。

洞幹分種蚤指數按公式(3)計算:

公式.png

式中:

DIb——洞幹某種蚤指數,單位爲只每洞(只/洞);

Ndf——採集到的某種蚤數,單位爲只;

Nb——所探有效洞幹總數,單位爲洞。

6.4.2 4.2 梳檢法

6.4.2.1 4.2.1 適用範圍

適用於齧齒動物等中小型獸類體表的蚤密度和種類監測

6.4.2.2 4.2.2 器材

手持衛星定位儀、鼠夾或鼠籠、鼠袋、白色搪瓷方盤、眼科鑷、牙刷、梳子、凍存管、乙醚、20萬分之一龍膽紫2%氯化鈉溶液、75%酒精和普通生物顯微鏡

6.4.2.3 4.2.3 操作步驟

監測工作開始前,先用手持衛星定位儀獲得現場的海拔和經緯度數據,記錄監測地點地址信息和所處生境。使用鼠夾或鼠籠捕捉鼠類或其它小型獸類。捕獲小獸後,儘快將單隻小獸置於鼠袋中,繫緊袋口,帶回實驗室。將鼠袋置於密閉容器中,用適量乙醚麻醉10 min以處死小獸及其體表各種寄生蟲然後在白色搪瓷方盤中用牙刷和梳子逐個梳檢小獸體表和鼠袋內的蚤類,用眼科鑷將蚤收集於凍存管中。

一隻小獸體表的蚤存放於同一凍存管中並編號。用於鼠疫菌培養的蚤類標本可用20萬分之一龍膽紫2%氯化鈉溶液保存,用於分類鑑定標本製作的蚤類標本可用75%酒精保存。利用普通生物顯微鏡檢視後確定蚤的種類,記錄每隻小獸的種類,體表的蚤種、每種蚤的雌雄數量等信息監測彙總表(蚤類梳檢法監測彙總表見附錄B中的表B.3)。

6.4.2.4 4.2.4 蚤密度計算方法

體表染蚤率按公式(4)計算:

公式.png

式中:

Rs——體表染蚤率

Npf——有蚤小獸數,單位爲只;

Nsm——捕獲小獸總數,單位爲只。

體表蚤指數按公式(5)計算:

公式.png

式中:

Is——體表蚤指數,單位爲只每小獸(只/小獸);

Nf——採集到的蚤總數,單位爲只;

Nsm——捕獲小獸總數,單位爲只。

體表分種蚤指數按公式(6)計算:

公式.png

式中:

DIs——體表某種蚤指數,單位爲只每小獸(只/小獸);

Ndf——採集到的某種蚤數,單位爲只;

Nsm——捕獲小獸總數,單位爲只。

6.4.3 4.3 檢巢法

6.4.3.1 4.3.1 適用範圍

適用於自然界環境中鼠巢內的蚤密度和蚤種類監測

6.4.3.2 4.3.2 器材

手持衛星定位儀、長柄鏟、鼠袋、白色搪瓷方盤、眼科鑷、凍存管、乙醚、20萬分之一龍膽紫2%氯化鈉溶液、75%酒精和普通生物顯微鏡等。

6.4.3.3 4.3.3 操作步驟

監測工作開始前,先用手持衛星定位儀獲得現場的海拔和經緯度數據,記錄監測地點地址信息和所處生境。挖開鼠類洞穴,找到窩巢,收集窩巢的草屑、動物毛,以及底層浮土等裝入鼠袋內,帶回實驗室。現場記錄鼠洞編號、經緯度和海拔數據、可能的動物種類等數據於監測記錄表(蚤類檢巢法監測記錄表見附錄B中的表B.4)。在實驗室將布袋置於密閉容器中,用適量乙醚麻醉10 min以處死蚤類然後將鼠巢材料置於白色搪瓷方盤內檢查和收集巢蚤,用眼科鑷將蚤收集於凍存管中。一個巢穴的蚤類裝入同一凍存管並編號。用於鼠疫菌培養的蚤類標本可用20萬分之一龍膽紫2%氯化鈉溶液保存,用於分類鑑定標本製作的蚤類標本可用75%酒精保存。用普通生物顯微鏡蚤類進行檢視確定蚤的種類,記錄每個窩巢中蚤種、每種蚤的雌雄數量等信息監測彙總表(蚤類檢巢法監測彙總表見附錄B中的表B.5)。

6.4.3.4 4.3.4 蚤密度計算方法

染蚤率按公式(7)計算:

公式.png

式中:

Rn——巢染蚤率

Nnf——有蚤巢數,單位爲巢;

Nn——所收集巢數,單位爲巢。

巢蚤中的蚤指數按公式(8)計算:

公式.png

式中:

In——巢蚤指數,單位爲只每巢(只/巢);

Nf——採集到的蚤總數,單位爲只;

Nn——所收集巢數,單位爲巢。

6.4.4 4.4 粘捕法

6.4.4.1 4.4.1 適用範圍

適用於室內地面遊離蚤密度和種類監測

6.4.4.2 4.4.2 器材

手持衛星定位儀、粘蟲紙(膠面規格爲20 cm×25 cm,單面膠,技術要求應按照GB/T 24689.4執行)、眼科鑷、凍存管、丙酮、20萬分之一龍膽紫2%氯化鈉溶液、75%酒精和普通生物顯微鏡等。

6.4.4.3 4.4.3 操作步驟

監測工作開始前,先用手持衛星定位儀獲得現場的海拔和經緯度數據,並記錄監測地點地址信息和所處生境。在居室環境中,可以選擇客廳、臥室、雜物間等房間放置粘蟲紙,在非居室環境中,可以選擇倉庫、地下室、樓道和過道等場所放置粘蟲紙,並避免人員和畜禽活動接觸。居室環境小於等於15 m2的單獨房間放置5張,即四角及中央位置各放置1張,大於15 m2的按15 m2每間折算,每戶最多不超過15張。非居室環境沿牆根每隔3 m放置1張粘蟲紙。粘蟲紙晚放晨收,放置時間不少於10個小時。放置過程中記錄每戶(處)放置房間和粘蟲紙數量於監測記錄表(蚤類粘捕法監測記錄表見附錄B中的表B.6)。

第二天回收粘蟲紙,記錄有效粘蟲紙的布放場所和數量於監測記錄表。將粘有蚤的粘蟲紙帶回實驗室,用丙酮有機溶劑將捕獲蚤的粘膠局部溶解,用眼科鑷將蚤收集於凍存管中。用於鼠疫菌培養的蚤類標本可用20萬分之一龍膽紫2%氯化鈉溶液保存,用於分類鑑定標本製作的蚤類標本可用75%酒精保存

用普通生物顯微鏡蚤類進行檢視確定蚤的種類,記錄有效粘蟲紙數量、捕獲遊離蚤的種類和雌雄數量於監測彙總表(蚤類粘捕法監測彙總表見附錄B中的表B.7)。

6.4.4.4 4.4.4 蚤密度計算方法

粘蚤率計算按公式(9)計算:

公式.png

式中:

Ro——粘蚤率;

Np——陽性粘蟲紙數,單位爲張;

Nv——有效粘蟲紙數,單位爲張。

蚤指數計算按公式(10)計算:

公式.png

WS/T 822—2023

5

式中:

Io——粘蚤指數,單位爲只每張(只/張);

Nf——粘捕蚤數,單位爲只;

Nv——有效粘蟲紙數,單位爲張。

分種蚤指數按公式(11)計算:

公式.png

式中:

DIo——某種蚤粘蚤指數,單位爲只每張(只/張);

Ndf——某種蚤粘捕蚤數,單位爲只;

Nv——有效粘蟲紙數,單位爲張。

6.5 5 注意事項

6.5.1 5.1 個人防護

在活躍的鼠疫疫源地發生人間鼠疫疫區開展蚤類監測時,應採取二級防護並穿防蚤襪。在靜息期鼠疫疫源地和非鼠疫疫源地開展蚤類監測時,應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戴手套、穿防蚤襪。

6.5.2 5.2 防動物傷害

野外捕獲的小型獸類等動物應用乙醚麻醉殺死宿主動物和體表寄生蟲後,方可進行檢蚤等操作。在挖掘鼠洞和巢穴時,應防止巢內蚤類寄生蟲叮咬。

7 附錄A(資料性)探蚤棒製作和探洞法操作示意圖

圖.png

圖A.1給出了探蚤棒製作示意圖,圖A.2給出了探洞法操作示意圖。

注:製作探蚤棒時,選擇直徑25 mm,長1500 mm的橡膠管,在橡膠管上以純白搖粒絨布纏繞1200 mm左右,絨布內可以用腈綸棉填充以增加直徑。用於旱獺洞的探蚤棒充填後的直徑可達100 mm,用於黃鼠或沙鼠洞的探蚤棒充填後的直徑爲30 mm。填充後縫合,再用細鐵絲固定在橡膠管上。

圖A.1 探蚤棒製作示意圖

圖.png

圖A.2 探洞法操作示意圖

8 附錄B(資料性)監測記錄表和彙總表

表B.1給出了蚤類探洞法監測記錄表,表B.2給出了蚤類探洞法監測彙總表,表B.3給出了蚤類梳檢法監測彙總表,表B.4給出了蚤類檢巢法監測記錄表,表B.5給出了蚤類檢巢法監測彙總表,表B.6給出了蚤類粘捕法監測記錄表,表B.7給出了蚤類粘捕法監測彙總表。

8.1 表B.1 蚤類探洞法監測記錄表

表.png

8.2 表B.2 蚤類探洞法監測彙總表

表.png

8.3 表B.3 蚤類梳檢法監測彙總表

表.png

8.4 表B.4 蚤類檢巢法監測記錄表

表.png

8.5 表B.5 蚤類檢巢法監測彙總表

表.png

8.6 表B.6 蚤類粘捕法監測記錄表

表.png

8.7 表B.7 蚤類粘捕法監測彙總表

表.png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