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子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多見於40~60歲之間,平均年齡爲53.8歲,發病隨年齡而增長,絕經期後逐漸下降。由於子宮頸的解剖位置,宮頸癌得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因而存活率較高。

病因病理病機

一、病因

宮頸癌的確切病因不明。根據普查和臨牀資料分析,發病似與早婚、早育、多育、性生活紊亂及慢性宮頸炎有關。近年的研究發現生殖道皰疹Ⅱ型病毒(HSV-Ⅱ)及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人類鉅細胞病毒(CMV)感染可能爲宮頸癌的特異性致病因素,亦有人認爲突變精子的異常DNA進入宮頸上皮細胞的染色體可誘發腫瘤形成。

二、宮頸癌的發生和發展

宮頸癌的始發部位多在宮頸陰道部鱗狀上皮和宮頸管柱上皮的交界處。在致癌因素的刺激下,宮頸鱗狀上皮底層細胞增生活躍,分化不良,逐漸形成宮頸上皮不典型增生,從不典型增生可逐漸發展爲原位癌、早期浸潤癌和浸潤癌。不典型增生爲癌前期病變,可存在相當長的時間(平均約4年),可以恢復正常,也可以發展爲原位癌。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病變皆限於宮頸上皮之內,常合稱宮頸上皮內瘤形成(CIN),以區別於浸潤癌。從不典型增生到浸潤癌是一緩慢而漸進的過程,通常需8~10年,一旦形成浸潤癌則生長迅速,如不及時治療,患者於2~5年內死亡。

三、病理

子宮頸癌以鱗狀細胞癌爲主,約佔95%,腺癌僅爲5%左右。腺鱗癌少見,但惡性度最高,予後最差。

(一)巨檢

宮頸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早期浸潤癌的外觀,可基本正常或類似宮頸糜爛。

浸潤癌則可有下列四種類型:

1.糜爛型 宮頸有較硬的顆粒狀糜爛,觸之易出血;
2.外生型 向陰道方向生長,呈菜花狀,質脆,常伴表面壞死及繼發感染;
3.內生型 向宮頸深部生長,宮頸肥大而硬,但外觀尚光滑;
4.空洞型 癌組織壞死脫落,可形成空洞。

(二)顯微鏡檢查

1.不典型增生 底層細胞增生,從正常的1~2層細胞增至多層,停留於未成熟階段。細胞爲化不良,排列紊亂,核漿比例失常,核大小不等,染色深,核絲分型增多。表層細胞分化成熟。

不典型增生可分爲輕、中、重三度。輕度:不典型細胞不超過上皮全層的下1/3,分化較好;中度:不典型細胞不超過上皮全層的下2/3,分化較差;重度:不典型細胞超過上皮全層的下2/3,分化最差,表層細胞成熟,爲一層或數層角化細胞,與原位癌有所區別。

輕度不典型增生常爲可逆的,而重度不典型增生進展爲原位癌的可能較大。

2.原位癌 鱗狀上皮全層皆爲癌細胞,但基底膜完整,間質不受侵犯;

3.早期浸潤癌 在原位癌的基礎上,少量癌細胞穿過基底膜而侵入間質,浸潤深度在5mm以內,無血管及(或)淋巴管侵犯,且癌竈無融合現象;

4.浸潤癌 癌細胞穿過基底膜,侵入間質的範圍較廣,浸潤深度在3mm以上,且有血管及(或)淋巴管侵犯。

四、轉移途徑

宮頸癌的轉移主要爲直接侵入鄰近組織和侵入淋巴管再轉移到淋巴結(圖154)。血行轉移極少。

(一)直接侵襲 癌細胞可向上侵犯子宮體肌層,向下蔓延到陰道。最多見的是向兩側經宮頸旁和宮旁淋巴管侵犯輸尿管周圍,甚至達骨盆壁。

(二)淋巴轉移 發生轉移最多的淋巴結爲骼內、骼外、閉孔和骼總淋巴結,其次爲宮旁和宮頸旁淋巴結。

(三)血行轉移 發生在晚期,可轉移到肺、腎、脊柱等處。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