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散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追風散

處方

川烏(炮.一兩) 石膏(另研.一兩) 防風(去蘆.一兩) 甘草(炙.二兩) 白殭蠶(炒.去絲.二兩) 全蠍(去尾.二兩) 荊芥(二兩) 川芎(一兩) 麝香(另研.一兩)

功能主治

治諸風上攻,頭疼目眩,鼻塞聲重,皮膚瘙癢,口角牽引,婦人血風,及一切頭風並治之。

用法用量

上爲細末,每服二錢。食後服臨臥,茶湯調下。

摘錄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追風散

處方

川烏(炮.去皮.臍.尖)、防風(去蘆.叉)、川芎(洗)、白殭蠶(去絲.嘴.微炒)、荊芥(去梗)、石膏(煅.爛研)、甘草(炙),各一兩。白附子(炮)、羌活(去蘆.洗)、全蠍(去尾針.微炒)、白芷、天南星(炮)、天麻(去蘆)、地龍(去土.炙),各半兩。乳香(研)、草烏(炮.去皮.尖)、沒藥(細研)、雄黃(細研),各一分。

炮製

上爲細末。

功能主治

治年深日近,偏正頭痛。又治肝臟久虛,血氣衰弱,風毒之氣上攻頭痛,頭眩目暈,心忪煩熱,百節痠疼,腦昏目痛,鼻塞聲重,項背拘急,皮膚瘙癢,面上遊風,狀若蟲行,及一切頭風。兼治婦人血風攻注,頭目昏痛,並皆治之。常服清頭目,利咽膈,消風壅,化痰涎。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入好茶少許同調,食後及臨睡服。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追風散

處方

川烏(炮,去皮、臍、尖)防風(去蘆、叉)川芎(洗)白殭蠶(去絲、嘴,微炒)荊芥(去梗)石膏(煅、研)甘草(炙)各30克 白附子(炮)羌活(去蘆,洗,銼)全蠍(去尾針,微炒)白芷 天南星(炮)天麻(去蘆)地龍(去土,炙)各15克 乳香(研)草烏(炮,去皮,尖)沒藥(細研)雄黃(細研)各7.5克

製法

上爲細末。

功能主治

祛風邪,清頭目,利咽膈,化痰涎。治新久偏正頭痛,頭暈目眩,心悸煩熱,百節痠疼,鼻塞聲重,項背拘急,或皮膚瘙癢,面上遊風,狀若蟲行。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入好茶少許同調,食後及臨睡前服。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

《普濟方》卷五十三:追風散

處方

藜蘆 雄黃 川芎 白芷 石菖蒲 全蠍 藿香 薄荷 鵝不食草(無則可加龍腦少許)苦丁香各等分 麝香少許

製法

上爲細末。

功能主治

治耳聾閉塞不通。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吹鼻中。

摘錄

《普濟方》卷五十三

《局方》卷一(寶慶新增方)

方名

追風散

別名

大追風散

組成

川烏(炮,去皮臍尖)1兩,防風(去蘆叉)1兩,川芎(洗)1兩,白殭蠶(去絲嘴,微炒)1兩,荊芥(去梗)1兩,石膏(煅,爛研)1兩,甘草(炙)1兩,白附子(炮)半兩,羌活(去蘆,洗,銼)半兩,全蠍(去尾針,微炒)半兩,白芷半兩,天南星(炮)半兩,天麻(去蘆)半兩,地龍(去土,炙)半兩,乳香(研)1分,草烏(炮,去皮尖)1分,沒藥(研細)1分,雄黃(研細)1分。

功效

清頭目,利咽膈,消風壅,化痰涎。

主治

年深日近,偏正頭痛;肝臟久虛,血氣衰弱,風毒之氣上攻頭痛,頭眩目暈,心忪煩熱,百節痠疼,腦昏目痛,鼻塞聲重,項背拘急,皮膚瘙癢,面上遊風,狀若蟲行;一切頭風;兼治婦人血風攻注,頭目昏痛。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入好茶少許同調,食後及臨睡服。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附註

大追風散(《奇效良方》卷二十四)。

《楊氏家藏方》卷十四

方名

追風散

組成

蟬蛻(去土)不以多少。

主治

破傷風。

用法用量

摻在瘡口上。毒氣自散。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聖濟總錄》卷六

方名

追風散

組成

烏頭(去皮臍)1兩,附子(去皮臍)1兩,天南星(去臍)1兩,白附子1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1兩,丹砂(研)1兩,蠍梢3分,麝香(研)3分,膩粉(研)1分。

主治

一切急風,角弓反張,四肢抽掣,牙關緊急,骨節疼痛及破傷風。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1錢,豆淋酒或煎蔥白酒調下。口噤者,用少藥揩牙即開。

製備方法

上並生用,爲細散,入研藥合研勻,瓷盒收。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