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燭湯 2009年12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觀聚方要補》卷一

組成

香附1錢半,沉香6分,藿香6分,縮砂6分,木香4分,吳茱萸4分,莪術9分,桂枝9分,甘草2分。

功效

調胃利氣。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衷中參西》上冊

組成

生黃耆5錢,生地黃6錢,玄蔘4錢,知母4錢,當歸3錢,香附3錢(醋炒),柴胡1錢5分,甘草1錢5分。

主治

婦女寒熱往來,或先寒後熱,汗出熱解,或月事不調,經水短少。

加減

汗多者,以茵陳易柴胡,再加萸肉數錢;熱多者,加生杭芍數錢;寒多者,加生薑數錢;腎經陰虛,日晡發熱者,將黃耆減半,地黃改用1兩。

各家論述

黃耆爲氣分之主藥,能補氣,更能升氣;輔以柴胡之軒舉,香附之宣通,陽氣之抑遏者,皆暢發矣。然血隨氣行,氣鬱則血必瘀,故寒熱往來者,其月事恆多不調,經血恆多虛損,用當歸以調之,地黃以補之,知母、玄蔘與甘草甘苦化陰以助之,則經血得其養矣;況地黃、知母諸涼藥,與黃耆溫熱之性相濟,又爲燮理陰陽,調和寒熱之妙品乎。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