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 2009年12月08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辭典》:西瓜

出處

《日用本草》

拼音名

Xī Guā

別名

寒瓜(陶弘景),天生白虎湯(汪穎《食物本草》)。

來源

爲葫蘆科植物西瓜的果瓤。夏季採收。

原形態

一年生蔓性草本。莖細弱,匍匐,略具5棱,嫩枝密被毛;卷鬚2分叉,被毛。葉互生;葉柄長3~12釐米;葉片三角狀卵形、廣卵形等,長8~20釐米,寬5~18釐米,3深裂或近3全裂,中間裂片較長,兩側裂片較短,裂片再作不規則羽狀深裂或2回羽狀分裂,兩面均甚粗糙。花單性,同株,單生於葉腋;雄花直徑2~2.5釐米:花梗細,被長柔毛;花萼合生成廣鐘形,被長毛;先端5裂,裂片窄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花冠合生成漏斗狀,外面綠色,被長柔毛,上部5深裂,裂片卵狀長橢圓形或廣橢圓形,先端鈍;雄蕊5,其中4枚成對合生,1枚分離,花絲粗短;雌花較雄花大,花萼、花冠和雄花相似;子房下位,卵形,外面多少被短柔毛,花柱短,柱頭5淺裂。瓠果近圓形或長橢圓形,徑約30釐米,表面綠色、淺綠色,多具深淺相間的條紋。種子多數,扁平,略呈卵形。花期6~7月。果期7~10月。

本植物的根及葉(西瓜根葉)、果皮(西瓜皮)、種仁(西瓜子仁)、種皮(西瓜子殼)均供藥用,各詳專條。

生境分佈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化學成份

西瓜汁含瓜氨酸、α-氨基-β-丙酸、丙氨酸、α-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穀氨酸、精氨酸、磷酸、蘋果酸、乙二醇、甜菜鹼、腺嘌呤、果糖、葡萄糖、蔗糖、鹽類(主爲鉀鹽)、維生素C、β-胡蘿蔔素、γ-胡蘿蔔素、西紅柿烴、六氫西紅柿烴等。又含揮發性成分,內有乙醛、丁醛、異戊醛、己醛。

花中有穀氨酸、天門冬氨酸、精氨酸,天門冬素、賴氨酸、丙氨酸。雌花含前4種氨基酸遠比雄花爲多,而含賴氨酸及丙氨酸較少。

藥理作用

瓜肉中的瓜氨酸及精氨酸部分,據稱能增進大鼠肝中的尿素形成,導致利尿。

性味

甘,寒。

①《日用本草》:"味甘,寒,無毒。"

②《飲膳正要,:"味甘,平,無毒。"

③《綱目》:"甘淡,寒,無毒。"

④《本草再新》:"味甘,性涼。"

歸經

入心、胃、膀胱經。

①《玉楸藥解》:"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足陽明胃經。"

②《本草求真》:"入心包、胃。"

③《要藥分劑》:"入脾經。"

④《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小便.治暑熱煩渴,熱盛津傷,小便不利;喉痹,口瘡。

①《日用本草》:"消暑熱,解煩渴,寬中下氣,利小水,治血痢。"

②《飲膳正要》:"主消渴,治心煩,解酒毒。"

③《丹溪心法》:"治口瘡甚者,用西瓜漿水徐徐飲之。"

④《滇南本草》:"治一切熱症,痰湧氣滯。"

⑤汪穎《食物本草》:"療喉痹。"

用法用量

內服:取汁飲。

注意

中寒溼盛者忌服。

附方

①治陽明熱甚,舌燥煩渴者,或神情昏冒、不寐、語言懶出者:好紅瓤西瓜剖開,取汁一碗,徐徐飲之。(《本草匯言》)

②治夏、秋腹瀉,煩躁不安:西瓜、大蒜,將西瓜切開十分之三,放入大蒜七瓣,用草紙包七至九層,再用黃泥全包封,用空竹筒放入瓜內出氣,木炭火燒乾,研末,開水吞服。(《草醫草藥簡便驗方彙編》)

③治燙傷:將七至十一月間熟透的大西瓜,去瓜子,取瓢連汁密閉在乾淨玻璃瓶內,放置三至四個月,待產生似酸梅湯氣味,過濾應用。先將燙傷部用冷等滲鹽水或冷開水洗淨,再將脫脂棉花在澄清的西瓜液中浸溼,敷於患處。每天換數次,一般一、二度燙傷,一週可愈,三度者二週可愈。(《河北中醫藥集錦》)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