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匏六

關聯數據

關於匏六

方名匏六別名三十八號噬嗑方組成澤蘭、香附、桃仁、蘇木、獨活、白蒺末、山楂、烏藥。主治痧症類傷寒。用法用量水煎,微溫服。臨牀應用痧症類傷寒:車文顯次子,惡寒發熱12日,昏迷沉重,不省人事,適餘至鄉,延餘診之。見其面色紅黑,十指頭俱青黑色。六脈洪數。皆曰新婚燕爾,症必屬陰。餘曰非也。若以陰治,一用溫補熱藥,殆迫其死矣。夫脈洪數者,痧毒搏激於經絡也;十指青黑者,痧之毒血流注也;面色紅黑者,痧毒升發於頭面三陽也。及視腿彎,痧筋若隱若現,放之微有紫黑血點而已。其父素知痧患,便雲此真痧也。奈前因暗痧莫識,數飲熱湯,毒血凝聚於內,放之不出,將何以救之。餘用寶花散,晚蠶沙湯冷飲之,漸醒,痧筋復現於左腿彎二條,刺出紫黑毒血如注,乃不復如前之昏迷矣。但發熱身重,不能轉側,肩背多痛,用此方微服之。漸能轉運,猶身熱不涼,大便不速,用卜子,麥芽、枳實、大黃、紫樸、桃仁煎湯溫服,便通熱減,後調補3月而痊。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