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苦竹葉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苦竹葉

拼音名KǔZhúYè來源禾本科苦竹屬植物苦竹Pleioblastusamarus(Keng)Kengf.,以嫩葉入藥。全年可採,摘下嫩葉曬乾。性味甘、淡,寒。功能主治清熱除煩,解渴,利尿。用於發熱煩躁口渴,口舌生瘡,尿少色黃。用法用量1~4錢。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出處出自《本草經集註》。《本草圖經》:蓳竹、淡竹、苦竹,《本經》並不載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竹之類甚多,而入藥者惟此三種,人多不能盡別。苦竹有白有紫,亦有二種:一種出江西及閩中,本極粗大,筍味殊苦,不可啖。一種出江、浙,近地亦時有,肉厚而葉長闊,筍微有苦味,俗呼甜苦筍,食品所最貴者,亦不聞入藥用。拼音名KǔZhúYè英文名BitterBambooLeaf,LeafofBitterBamboo來源藥材基源:爲禾本科植物苦竹的嫩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leioblastusamarus(Keng)Kengf.(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