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热
温热①病因。同温邪或热邪。亦有以邪轻为温,邪重为热;渐感为温,速发为热;冬春为温,夏暑为热者。如《温热经纬》以此作为外感热病的总称。③温病分类名称。病因由于热而不挟湿的,称为温热,如风温、温燥等;湿热合邪的,称为湿热,如暑温、湿温等。
-
WS/T 88-2012 煤及土壤中总氟测定方法 高温热水解-离子选择电极法
《煤及土壤中总氟测定方法高温热水解-离子选择电极法》由卫生部于2012年11月28日卫通〔2012〕20号发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样品中氟被转化成氟化氢或其他含氟的挥发性化合物,冷凝后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以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吸收液的氟含量。若空白值过高,在结果计算时应扣除,并检查空白值过高原因,加以消除。
-
艾卷灸
概述:艾卷灸为灸疗方法名。艾条灸按其操作方法,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二种。又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种。是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寸左右距离,使患者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方法。亦有认为相对烧灼灸而言,凡可使患者产生温热感觉的灸法,均称为温和灸。古代的太乙神针、雷火针灸法属此范畴。
-
用温远温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治病必须因时制宜,气候炎热则阳气亢盛,阴精易损,再服用大温大热的药物或食物,则助阳气亢盛之势而阴精更受损伤,有违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规律,造成阴阳偏胜、失调,故为用药之所不宜。
-
耳聋治肺
是指从肺论治耳聋的方法。耳部经气痞塞不宣故有耳内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刘河间提出“耳聋治肺”,正是指此而言。它的作用,诚如《温热经纬·外感温热篇》所谓:“耳为肾水之外候,然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茏葱,专主乎听,金受火烁,则耳聋。”不可泥于伤寒少阳之文,而妄用柴胡以煽其焰。
-
温度觉
温度觉是人体皮肤对温热和冷的感觉。温度感受器的刺激——冷和温热觉三种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对不同温度的反应:冷觉、温热觉和痛觉。因此,人体是由不同类型神经末梢的相对刺激程度以确定不同等级的温度感觉的。在33℃时冷觉和温热觉都受到了刺激;皮肤受到热刺激时,温热感受器活动增加,变冷时降低。
-
温和灸
概述:温和灸(mild-warmmoxibustion)又称温灸。是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距离,使患者有温热感而无灼痛的悬起灸。也有人认为温和灸是相对烧灼灸而言,凡可使患者产生温热感觉的灸法,均可称为温和灸。用间接灸时要根据反应情况适当移动艾炷和垫隔物;
-
温灸
概述:温和灸(mild-warmmoxibustion)又称温灸。是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距离,使患者有温热感而无灼痛的悬起灸。也有人认为温和灸是相对烧灼灸而言,凡可使患者产生温热感觉的灸法,均可称为温和灸。用间接灸时要根据反应情况适当移动艾炷和垫隔物;
-
知热感度测定法
即利用线香或特制的电热器作热源,刺激十二井穴,或背俞穴,测定温热感觉的灵敏度,通过对左右敏感度差异的分析,来诊断脏腑、经络虚实,并据以拟方配穴,是临床中的一种诊疗方法。
-
玉米粉粥
处方:玉米粉粳米各适量制法:将玉米粉加适量冷水调和,将粳米粥煮沸后入玉米粉同煮为粥。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及血液循环障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主治:高血脂症、冠心病、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癌症的防治。用法用量:早、晚温热服食。用药禁忌:霉坏变质的玉米或玉米粉不宜煮粥食用。
-
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是利用饱和水蒸汽或沸水来杀灭细菌的方法。湿热灭菌的菌体蛋白质吸收水分,因较大同一温度的干热空气中易于凝固。取出后放37℃孵箱过夜,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蒸一次,如此连续三次以上。(4)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利用热力杀死液体中的病原菌或一般的杂菌,同时不致严重损害其质量的消耗方法。
-
薤白粥
功能主治:宽胸,行气,止痛。摘录:《食医心镜》《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镜》:方名:薤白粥组成:薤白(切)1升,红米3合。主治:产后赤白痢,脐腰痛。用法用量:上除人参汤,3味同煮熟搅匀,然后与温热人参汤相和调,顿服,不拘时候,如恶食,即与粟米粥饮渐加糯米和之。主治:脾虚冷,下白脓痢及水谷痢。
-
耳灸法
耳灸法是用温热作用刺激耳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近来研究证明,耳灸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的作用,它能够调整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内分泌活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3穴,灸至病人感觉温热而稍有灼痛为度。3日灸治一次,复灸时应更换耳穴。耳灸法多用于治疗虚证、寒证和痹痛等,以耳灸镇痛也多获效验。
-
芹菜粥
处方:新鲜芹菜60克粳米50~功能主治:固肾利尿,清热平肝。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此粥作用较慢,需要频服久食,方可有。摘录:《本草纲目》《长寿药粥谱》:组成:芹菜(连根)120g(洗净,切碎),粳米半斤。功效:清肝热,降血压。主治:高血压病,肝火头痛,眩晕目赤。用法用量:同煮粥,早晚餐温热服食。
-
复方青蒿搽剂
复方青蒿搽剂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复方青蒿搽剂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彝医:中医:清热解毒,化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1.0毫升,一日2~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热敏点
指对于艾条温和灸法极为敏感,产生喜热、耐热、透热或传热等特殊反应的反应点。喜热就是在艾条温和灸时患者感觉异常舒适,能即时减轻因病痛带来的不适感。传热即艾灸热敏点时,患者可以感觉到温热范围扩大,或热力传到另一部位造成施灸部位不热而另一远离施灸部位感觉温热,甚至患者感觉一股热力沿着某种路线传导。
-
热敏灸
热敏灸是指在热敏点上施灸,称之。指对于艾条温和灸法极为敏感,产生喜热、耐热、透热或传热等特殊反应的反应点。传热即艾灸热敏点时,患者可以感觉到温热范围扩大,或热力传到另一部位造成施灸部位不热而另一远离施灸部位感觉温热,甚至患者感觉一股热力沿着某种路线传导。
-
柳宝诒
柳宝诒清末医家。江苏江阴人。学说渊博,医名更著,尤长于诊治温热证,为一时名医。曾采尤在泾、曹仁伯、王旭高和张仲华诸家医案,编撰成《柳选四家医案》(1904年刊),按病分目,并加按语,分析病机,处方颇为理致,为医家所推崇。另撰《温热逢源》三卷,《素问说意》、《惜余医话》四卷。
-
红外线穴位照射疗法
概述:红外线穴位照射疗法是指用红外线照射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红外线的生理作用主要是温热效应,它被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热能,可以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带走病理产物,使炎症得以消散。根据红外线波长短则透八组织深,波长长则透入组织浅的特点,照射肌肉丰厚的腰、腹、四肢肘膝以上各部位腧穴时,宜用0.76~
-
温麻
温麻病证名。出《麻证新书》。指麻疹偏于温热者,症见壮热,烦渴,疹出稠密而色鲜红等。麻疹由于感受温热、疫疠时行之气而发。治宜辛凉宣透,兼以解毒。用银翘散加减。皮疹色红,、热甚者,则宜清热解毒,用紫草红花饮(方见麻疹条)或清营汤加减。
-
伤寒指掌
《伤寒指掌》为伤寒著作。清·吴坤安撰于1796年。本书辨析伤寒、温热病证治,伤寒推崇王宇泰、喻嘉言、柯韵伯等;温热悉遵叶天士、薛生白学说。卷1辨类伤寒及三阳经;卷2述三阴经及瘥后诸病;卷4列伤寒类证。吴氏原作后经邵仙根于正文后增写评语,多系经验之谈。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按吴氏原著,邵氏评批本出版排印本。
-
回旋灸
概述:回旋灸(revolvingmoxibustion)为艾灸法的一种。是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向左向右方向移动、反复旋转地的悬起灸。该法可以给患者以较大范围的温热刺激。应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于灼痛。回旋灸适应证:回旋灸适用于风湿痛,神经麻痹、瘫痪等。
-
热化
热化①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寒邪化热入里,寒从热化。《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③五运学说术语。《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司天为热化。”参少阴热化条。使阴寒之气转化为温热。(即岁运与司天之气皆属于寒者,应调以温热之法治疗。
-
复方青蒿喷雾剂
复方青蒿喷雾剂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复方青蒿喷雾剂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彝医:中医:清热解毒,化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南病别鉴
《南病别鉴》温病学著作。宋氏鉴于江南地区温热湿热病居多,因取温病著作中影响较大的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湿热条辨》及薛公望《伤寒直解辨证歌》三书加以辑注。宋氏辑注本书,在分析温热、湿热两种热病的辨证和论治方面颇有条理,书末所附宋氏个人所撰《辨证要略》,亦颇有见地。现存自刻初刊本及多种清刻本。
-
石淋通冲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ilintongChongji标准编号WS3-B-1520-93本品为广金钱草经提取加工制成的冲剂。(2)取本品10g,加乙醇30ml与盐酸10滴,温热10分钟,时时振摇1小时,滤过滤液蒸去乙醇,加水10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各2ml,分置二支试管中,一管中加碘化铋钾试液2滴,生成橘红色沉淀;功能与主治清温热,利尿,排石。
-
拨粥
《普济方》:拨粥:处方:薤白10~60克)葱白2茎白面粉100~150克(或粳米50~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以及急慢性痢疾、肠炎。治疗肠炎、痢疾,3~3次温热服。功效:宽胸止痛,行气止痢。主治:赤白痢,休息气痢,久不愈者。胸胁刺疼,胸痹心痛,以及冠心病心绞痛。用药禁忌:对发热病人,不宜选用。
-
广温疫论
清·戴天章约撰于1722年。戴氏取《温疫论》予以增订、删改,辨明温疫与伤寒之异,特别是早期证候的鉴别。卷一辨析气、色、脉、舌、神,辨时疫与风寒在病因、受病、传经、兼证等方面的不同;所附《佛崖验方》1卷,共收载治疗温热病方84首。1878年陆懋修又将《广温疫论》加以删订补充,改名《广温热论》。
-
出汗
人的汗腺最发达,人的出汗可分为两种:(1)温热性出汗(thermalsweating),是由外界温度升高而引起的,一般除手掌和足趾以外,全身其他皮肤都可出汗。(2)精神性发汗(mentalsweating),是由精神兴奋或痛觉刺激等原因所引起,发汗主要见于手掌、足趾和腋窝3个部位。汗腺的分泌神经是交感神经,是胆碱能神经纤维。
-
兼证
兼证为病证名。兼证指感受病邪及其相应的证候分主次,次者为兼。《温热论》:“(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此风和湿均属温热的兼证。2.主证未除,又出现新证,新证即为兼证。兼证指病之主证未除,又出现新的症状,而整个病情仍以原来主证为主,后出现的病证为兼证。
-
灸感
灸感为灸法术语。指病人因施用灸法而出现的温热或麻木、虫行等感觉。感传所到的部位可见微汗,肌肉震颤以及某些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如胃肠蠕动、鼻腔通畅等。《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灸罢二穴…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渐渐周遍一身。”
-
火郁发之
火郁发之为治疗学术语。系治则之一。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注:“火郁发之,谓汗令疏散也。”火郁,指热邪郁而内伏;发,发泄,发散。如温热邪至气分,症见身热、心烦,口渴无汗,舌苔粗黄,须辛凉透达,使病人微汗,则气分热邪可以向外散发,亦即透卫泄热。
-
凌德
凌德清代医家。字嘉六,号蛰庵。归安(今属浙江吴兴)人。寓居上海。医术颇精,尤长于妇科。曾辑成《女科折衷纂要》(1892年)一书。又辑古医籍中有关咳嗽、麻疹之证治成《咳嗽经旨》四卷及《专治麻疹初编》六卷(1890年)。此三书均收入《三三医书》中。另撰《温热类编》,未见行世。
-
温毒发癍
温毒发癍(warm-toxindiseasewithecchymoses)又称温疫发斑,是指感受温热毒邪,以皮肤发斑,形大如豆,色紫黑,胸背腰腹尤稠,壮热烦躁,头面红肿,目赤唇焦,大渴引饮,咽喉肿痛,甚则起腐,口秽喷人,或吐血衄血,便秘溲赤,神昏谵语,舌紫,苔黄,甚则焦紫起瓣,脉浮沉俱盛等为常见症的温毒证候。
-
两阳相熏灼
两阳相熏灼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风热之邪与艾火温针等温热之法相互熏蒸灼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阳热病证误用艾灸或温针等阳热治法,两阳相合,火燔邪盛,将导致火邪内攻,热毒炽盛,津液灼伤。
-
火气
火气为灸法术语。火气为火热之气。指艾灸的火力。即用火灸法治疗所产生的温热作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神灸经纶》:“灸毕,即可用膏贴之,以养火气。”
-
伤寒寻源
《伤寒寻源》为伤寒著作。清·吕震名撰于1850年。作者指出,有人“以为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本书首辨风、寒、湿、温、热之源流及六经辨证诸法,次将各症辨别其疑似之处,后述制方精义。本书特点在于追寻风寒湿温热之源,并注意鉴别诊断。本书现有1930年中医书局影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本书现有清末刻本。
-
麻证口渴
麻证口渴病证名。《麻证新书》:“麻证原是火邪,心火内亢,肺焦胃枯,津液干涸,发热之时,未有不渴,不可以冷水与饮,只宜绿豆或芝麻或陈炒米煎汤饮之。”如麻疹初起口渴、热重者,多挟温热,治宜凉透,用银翘散加天花粉。如疹出始烦渴者,为胃热,宜凉透清胃,兼以保津,用白虎加人参汤加竹叶、银花、连翘之类。
-
温经
温经(warmingwombandchannels)是指用具有温热扶阳作用的药物,治疗寒滞胞宫、寒凝经脉或阳虚证的治法。
-
粳米茶
概述:粳米茶以茶叶、粳米、白糖为主要原料,适用于慢性痢疾者。原料:茶叶1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用法:将茶叶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煎成汁,再放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煮至米烂粥稠,放入白糖调匀,离火后温热服食。每日2次,连服数日。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重订通俗伤寒论
《重订通俗伤寒论》为伤寒著作。是近人曹炳章对清·俞根初所著《通俗伤寒论》查漏补缺,徐荣斋复予重订而成,于1956年由新医书局出版。共十二卷。《通俗伤寒论》现行的通行本,前后曾经几位医家加工,如何秀山的按语,多系经验之谈;其孙何廉臣等复为增订,综合了张仲景以后直至近代各家的伤寒、温热学说。
-
吴锡璜
吴锡璜近代医家(1872-1950年)。字瑞甫,号黼堂。同安(今属福建厦门)人。其七世先祖吴撝吉精于医,锡璜承其父吴筠谷之教。后悬壶于厦门,并创办“厦门国医学校”,学员遍海内外。生平著作甚多,有《中西温热串解》、《中西脉学讲义》、《删补中风论》、《评注陈无择三因方》、《校正圣济总录》等多种行于世。
-
温者清之
温者清之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偏于温热的病证,应用清凉的方药治疗。
-
温疫析疑
《温疫析疑》温病著作。清·唐毓厚撰。作者认为“温、疫本属两途,只因习俗并称,以致疑义不明”(见本书凡例),遂广集诸家学说,参以己见撰成本书。唐氏将温、疫病证大致分为伏气、岁气、时疫、疫毒四门;予以详细辨证、确立治疗原则和方药,兼论妇女温热、热入血室等证。选方按治疗大法分为十类,并附治验。
-
秋温
发于秋季的热病。《温热经解·客气温病治法》:“秋温,不大便五六日,舌苔焦燥者,热病也,大承气汤主之。秋温,化热十余日,邪入厥阴,唇焦齿燥,耳聋,舌根焦黑,手指蠕动欲痉者,三甲复脉汤主之。秋温,温邪下陷为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秋温下陷,泄泻不止,欲作痢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参见温病条。
-
阳精
阳精是指天地间温热的精气。《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阳精所降,其人夭。”
-
强
强㈠(qiáng)①健壮,有力,与弱相对。《素问·脉要精微论》:“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灵枢·禁服》:“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自强于学若细子。”③强盛,亢盛。《素问·至真要大论》:“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
渗湿于热下
渗湿于热下治疗温病表证挟湿的方法。出《温热论》。温病初起挟有表湿,于辛凉解表剂中加用芦根、滑石一类渗淡利湿药,使湿从下去,温热即易于清解。
-
温燥化痰剂
温燥化痰剂(formulaforresolvingphlegmwithwarmdrugs)是指以温热燥湿化痰药为主配伍组成,治疗痰湿内盛的祛痰剂。
-
热剂
热剂方剂种类之一。用温热药物以祛除阴寒痼冷之剂。参热可制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