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氧医疗
臭氧医疗/臭氧疗法,英文名称为OzoneTherapy,是超氧等离子体医疗(Super-OTherapy)的旧称。早在一百多年前,欧洲一些医生中已经出现了将氧电离用于治疗的临床实践活动。此后,“O2-O3混合气体(O2-O3GaseousMixture)”等名词也相继被一些医生提了出来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
-
臭氧疗法
臭氧疗法/臭氧医疗,英文名称为OzoneTherapy,是超氧等离子体医疗(Super-OTherapy)的旧称。早在一百多年前,欧洲一些医生中已经出现了将氧电离用于治疗的临床实践活动。此后,“O2-O3混合气体(O2-O3GaseousMixture)”等名词也相继被一些医生提了出来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
-
世界家庭医生日
每年的5月19日是世界家庭医生日。
-
工
概述:工:1.古代对包括医生在内的各种具有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因而医生也称医工,属工的一种。医生的神、圣、工、巧四级之一·工:工是指医生的神、圣、工、巧四级之一。
-
三神医
三神医是指赤松德赞执政(754~797)时期,应聘入藏的汉族医生马哈金达、哈密医生占巴西拉哈和印度医生达马拉扎三人,曾被誉为“三神医”。他们为藏族培养了大批藏医人材,对藏医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
维生素Z
维生素Z不是一种维生素,而是美国医生中流行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医生迫于病人的请求,作为安慰剂让病人服用的抗生素。
-
贺星龙
贺星龙,男,汉族,中共党员,山西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乡村医生。他恪守“24小时上门服务”的出诊承诺17年,一个电话,随叫随到,行程达40多万公里,骑坏7辆摩托车,用烂12个行医包,服务周边28个村子、4600余名村民,累计出诊约17万人次,免收出诊费达35万余元,为五保户患者免费贴药费达4万多元,深受患者的赞誉。
-
延伸处方
经家庭医生转诊至上级医院的签约居民,再回社区就诊时,可延用上级医院专科医生开具的处方,通过第三方物流免费配送至社区。
-
郎中
郎中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宋代始,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相沿至今。
-
上手医
上手医古代医生的一种职称。指医学理论与技术较高的医生。始见于晋代。其时医学教育已露端倪,在政府组织下,将医学理论及医疗技术较高的上手医们的子弟组织起来,令助教部教之。这是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开端。
-
滚摇
滚摇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指医生握住患者肢体进行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的旋转滚动。如腰部滚摇时病员仰卧,两髋屈曲,医生一手扶住双膝,一手扶住两踝,旋转髋关节,使腰部也随之活动。
-
李信
李信①宋代医生。汴(今河南开封)人。尝任太医院院判。后因随高宗南渡,移居杭州。高宗病危时,赐安车入禁中,人称“李车儿”。②明代医生,字用诚。出身世医之家,擅长幼科。尝因治愈皇子疾而赐以金钟,故人称金钟李氏。医德高尚,有求之者,无分贵贱、风雨,均亲手赴救调治。
-
世医
世医指世代以医药为业者。我国历来有不少医生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的。此种形式为中医传统的传授及教育形式。出身于这类医学世家的医生称为世医。
-
脉义
脉义宋代太医局考核医生的方法。脉义亦即脉证大义,是方脉科医生必考之课程。考试方法是由考官选择病人,令被试者切脉并做出结论,以考核其脉学的水平。
-
平息
平息即正常、平静的呼吸。医生进行脉诊前必须达到的正常且平静的呼吸状态,医生一呼一吸及一次呼吸间隔为一息,用以计算病人的脉率。《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
安道全
安道全清代医生。四川雅安人。系民间医生,其技精艺高,深受民间敬重,有“神医”之誉。
-
朱锦荣
朱锦荣清代医生。江苏江阴县人。家中为七世医生,锦荣从幼年即受熏染,亦以医名,治病认真细致。每能中病,效如桴鼓。其兄朱鸿九亦以医名。
-
带下医
带下医古代对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医生的一种称谓。“带下医”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带下病发生于妇女,因此,带下医即指妇产科医生。
-
踩法
踩法推拿方法名。指医生用单足或双足踩踏在患者的治疗部位上,并作适当弹跳的方法。施术弹跳时,术者足尖不应离开踩踏部位,并须借助设置的栏杆、吊杆等器物,以承受医生的体重和控制踩踏的力量。由于该法压力大、刺激强,一般多用于腰部疾患,其他部位很少应用。
-
太医
太医为古代医生的一种职称。指专门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服务的医生。“太医”一职最早诞生于何代?据秦有太医令一职而推断,既有太医令一种管理职务的设置,就应该有被太医令管理的太医的存在,但因缺乏可靠的资料证实,尚难确认秦时就有太医一职的设置。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西汉时已有太医的设置。
-
王拳
王拳(15世纪初)为明代民间著名医生。大河(今江苏淮安)人。精于外科,子孙共六代都是外科医生,当时称为“大河外科”。并有《大河外科》一书传世。现有日本刊本行世,国内未见。
-
耳目痹医
耳目痹医为古代对专门治疗耳、目、关节等疾病的医生的称谓。类似今之五官科医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
-
太医局局生
太医局局生为宋代医生的一种等级。太医局的学生,开始称为太医局九科医生,南宋时改为此名,至隆兴时(1163年)废。
-
江笔花
江笔花即江涵暾。江涵暾(tūn吞)为清代官吏兼医生。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曾在广东当官,中年开始研究医学,往来于江浙之间。因鉴于有些医生不习医理,遂采集张仲景、李杲、张景岳、程钟龄等医家论述,编成《笔花医镜》(1824),浅俗易懂,便于初学参考。
-
江涵暾
江涵暾(tūn吞)为清代官吏兼医生。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曾在广东当官,中年开始研究医学,往来于江浙之间。因鉴于有些医生不习医理,遂采集张仲景、李杲、张景岳、程钟龄等医家论述,编成《笔花医镜》(1824),浅俗易懂,便于初学参考。
-
疡医
疡医是周代官方卫生机构中的外科或外科医生。“疡医”一词始见于《周礼·天官》。当时将医学分为食、疾、疡、兽四科。疡科的医生名曰疡医,是治疗肿疡、溃疡、金疮、折伤等外科疾患的医生。后周时也设有疡医一职,其职责也是专门治疗疮疡等病。
-
许奭
许奭(shì式)为隋代医生许澄之父。仕梁时为太常丞中军长史,精通医术,其医名与姚僧垣并列,方药奇妙。子许澄亦以医名。许澄(6世纪)为隋代医生。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得父许奭之传,历尚药典御、谏议大夫等。父子以医术均闻名于当时。撰有《备急单要方》3卷。
-
大义
大义为宋代太医局考试医生的制度之一。用以考查其对人体解剖、脏腑之源等理论的掌握情况。即今之解剖、生理学考试。如本草大义、脉证大义、运气大义等,以此来检验医学生的学习效果。
-
江士先
江士先(1862-1987年)近代医生。号梅溪老人。清末,光绪帝以病久治不愈,于江浙一带选考医者,士先中试,未及入京而帝已殁,后留于南京为官医生。阐长温病之治疗。
-
叶子容
叶子容即叶大椿。叶大椿为清代医生。字子容。梁溪(属江苏无锡)人。精于痘科,撰《痘学真传》八卷(1732)。
-
石涵玉
石涵玉为明代儿科医生。字君泰。海盐(今属浙江)人。精医理,尤长诊治痘疹。乐善好施,不独以医术传名。子石楷,益精其业。
-
粗守关
粗守关意谓水平低劣的医生,只能守着四肢关节的穴位进行治疗,不会从整体考虑。关,指关节。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
-
王德肤
王德肤即王硕。王硕为南宋医生,字德肤,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为名医家陈言门徒。曾集常用验方30个,㕮咀药30种,及市场常售成药10种,编为《易简方》1卷。
-
华自达
华自达为清代医生。号乔石,德化(今江西九江)人。本学儒,后改学医。撰有《尊经集》,未见刻行。
-
王琢崖
王琢崖即王琦。王琦为清代文人兼医生,字载韩,号绎庵,又号琢崖,晚年自称胥山老人。长于诗文,兼通医学。在医学方面,辑有《医林指月》(丛书名。共收集12种医书,刊于1767年,并校注《慎斋遗书》刊于1949年)。
-
夏鼎
夏鼎为清代医家。字禹铸,安徽贵池人。长于小儿推拿术,对前人所述小儿32种惊风及指纹,进行了从繁到简的整理。著有《幼科铁镜》(1695年刊行),后世小儿推拿医生,多宗其法。
-
许澄
许澄(6世纪)为隋代医生。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得父许奭之传,历尚药典御、谏议大夫等。父子以医术均闻名于当时。撰有《备急单要方》3卷。
-
全循义
全循义为明代医生。其与金义孙合辑《针灸择日编集》一卷(见闻人耆年《备急灸法》)。金义孙为明代医生。履贯不详。
-
刘亩
刘亩为元代医生。字扣中,自号和斋。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精医术,常以助人为乐的精神为人治病。
-
刘松泉
刘松泉为明代医生。仪真(今江苏仪征)人。世医出身,在乡里行医,不分贫富,闻名于当地。
-
刘和斋
刘和斋即刘亩。刘亩为元代医生。字扣中,自号和斋。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精医术,常以助人为乐的精神为人治病。
-
安风
安风为明代医生。新泰(今属山东)人。好学,业精内外科。永乐(1403~1424)年间曾掌惠民局,赖以全活者甚众。
-
许孝崇
许孝崇为唐代医生。撰有《箧中方》3卷。
-
许环山
许环山即许梦熊。许梦熊为明代医生。字环山。祖籍江苏金陵。祖父曾任太医院医官,他迁居于仪真县(今江苏仪征),以医术在当地闻名,主张依五行原理而用药。
-
华乔石
华乔石即华自达。华自达为清代医生。号乔石,德化(今江西九江)人。本学儒,后改学医。撰有《尊经集》,未见刻行。
-
乔士琰
乔士琰为明医生。字仲余。上海人。从父迨习医,声名近其父。尝出游,遇富家子“死”一日,投药即愈,其家奉诊资百金,不受。卒年八十余。子在修(字三余),治病善用古方,察脉精审,所活人众。
-
王兆年
王兆年为明代医生,字理和,潜山(今安徽潜山)人。年轻时因病弃科举之途而学医,行医50年,在当地闻名。对贫穷人医病常不计酬。
-
朱鼎
朱鼎为宋代眼科医生。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眼科医家朱杰的后代,祖传针拨内障术,效果颇好。
-
朱莹
朱莹为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与朱彦实、朱肯堂、秦子通四人齐名于怀远。
-
王元素
王元素即王丹。王丹为宋代医生,字元素。精医术,治病效果较好。重视辨证论治,主张“治风先治脾,治痰先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