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芬 2014年09月25日修訂版

BY wangyuan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卡洛芬說明書

藥品名稱

卡洛芬

英文名稱

Carprofen

別名

炎易妥;卡布洛芬;Imadyl

分類

神經系統藥物 > 解熱鎮痛藥 > 其他

劑型

片劑:150mg

卡洛芬的藥理作用

卡洛芬通過抑制環氧化酶,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產生鎮痛、抗炎作用;作用明顯較阿司匹林、保泰松、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強。還具有吸收快、副作用小的特點。作用機制爲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斷炎症介質而起作用。通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而起解熱作用。

卡洛芬的藥代動力學

卡洛芬口服易吸收,服藥後1.2~2.1h血藥濃度達峯值,血漿蛋白結合率爲99%。一次給藥後t1/2爲1.8~2h。服藥5h後關節液濃度與血藥濃度相等,以後的12h內關節液濃度高於血漿濃度。卡洛芬在肝內代謝,60%~90%經腎排泄,內有1%爲原形藥,大部分被代謝成B-葡萄糖醛酸酯,從尿中排泄,部分隨糞便排出。

卡洛芬的適應證

卡洛芬適用於消炎、鎮痛。 用於類風溼性關節炎、骨關節炎、急性痛風及其他風溼病。也可用於手術後或外傷引起的急性疼痛。

卡洛芬的禁忌證

禁用於對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體抗炎藥過敏者,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宜用。 消化道潰瘍、肝臟疾病患者慎用。用藥的病人應避免直接陽光曝曬,以免光敏反應。

注意事項

16%長期用藥者,可出現消化道不良反應,包括消化不良、胃燒灼感、胃痛、噁心和嘔吐,一般不必停藥,繼續服用可耐受。

卡洛芬的不良反應

出現胃潰瘍和消化道出血者不足1%;1%~3%的患者可出現頭痛、嗜睡、眩暈和耳鳴等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少見的不良反應還有下肢浮腫、腎功能不全、皮疹、皮膚瘙癢、光過敏、支氣管哮喘、肝功異常、白細胞減少等。 一般輕微短暫,繼續治療自行消退。偶見肝功能異常。

卡洛芬的用法用量

口服,1次150mg,1日2次。 最大劑量爲0.6g/d。風溼性疾病以0.3g/d開始,以後再作調整。急性痛風以0.6g/d,3~6d爲宜。

藥物相互作用

1.服藥期間飲酒或與阿司匹林、皮質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合用,可增加胃腸道潰瘍或出血的危險。

2.卡洛芬可增加肝素及口服抗凝藥的出血危險性。

3.卡洛芬可使下列藥物的作用增強或毒性增加;甲氨蝶呤、地高辛、降糖藥。

4.維拉帕米、硝苯啶、丙磺舒可使卡洛芬的血藥濃度增高。

5.卡洛芬可使呋塞米或其它抗高血壓藥的降壓作用減弱。

專家點評

卡洛卡洛芬的藥理作用,適應證,禁忌證,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與布洛芬相同,使用時要注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