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心法要旨》

清 吳謙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齒者,口齦所生之骨也,俗名曰牙。有門牙虎牙槽牙、上下盡根牙之別。凡被跌打砍磕,落去牙齒者,只用補骨散敷之,並封口藥,內服破血藥,以止其痛。其藥只用水煎,不宜酒煎,此法頗收功效。如牙斷跌磕砍傷牙齒未動者,用芙蓉膏塗之;如齒動者,用蒺藜根燒存性爲末,常揩搽之即牢,用固齒散時時揩之亦佳。

補肌散

止血除痛,闢風續筋骨,生肌肉地黃苗地菘青蒿蒼耳赤芍藥水煎取汁,各五兩)生艾汁(三合)上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午時修合,以前藥汁拌鍛石陰乾,入黃丹三兩,更杵爲細末。凡有傷折出血,用藥包封不可動,約十日可瘥,不腫不膿。

芙蓉膏

治打僕傷損,腫痛紫黑色,久不退者。紫荊皮南星(各一兩)芙蓉(二兩)獨活白芷赤芍藥(各五錢)上共爲末,用生薑汁茶清調溫貼敷,傷損紫黑色久不退者,加肉桂五錢。

固齒散

骨碎補牡鼠骨(灰)共研細末,瓷罐收貯聽用。

封口藥

(見鼻柱骨傷)

正面圖p04-a52a21.b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