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百證歌》

宋 許叔微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第六十三證·冒悶歌

二陽並病必須冒。宜刺大椎當慎表。(仲景雲。太陽少陽並病頭痛眩冒時。如結胸痞硬。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下利面赤脈沉遲。汗出中心常鬱懊。(仲景雲。下利脈沉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鬱冒汗出。)吐下汗後或動經。(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氣上咽喉鬱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汲水灌身那得好。(仲景雲。榮衛中風。醫爲大熱。解肌發汗。熱不止。又汲水灌其身。慄慄振寒。則以重被覆之。故汗出而冒煩。)汗下表裏已先虛。汗出表和痊可保。(仲景雲。太陽病下之而愈。先復發汗。以此表裏俱虛。其人必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