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神方》

東漢 華佗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二二○○六·肺消癉(即肺氣熱)

山跗病,得之盛怒,而以接內。所以知山跗之病者,臣意切其脈,肺氣熱也。齊太醫先診山跗病,灸其足少陽脈口,而飲之半夏丸,病者即泄注,腹中虛。又灸其少陰脈,是壞肝剛極深,如是重損病者氣;以故加寒熱,所以後三日而狂者。肝一絡連屬,結絡乳下陽明,故絡絕。開陽明脈陽明脈傷,即當狂走。後五日死者,肝與心相去五分,故曰五日盡,盡即死矣。按∶此先病肝,後痰肺,繼之以灸,夏飲半夏燥烈品。然苟大補元氣,如漆葉青散,非不可治。第須久服,緩不濟急耳。(樊阿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