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 2014年09月17日修訂版

BY wangyuan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製劑

刺五加浸膏

藥品說明書

適應症

適用於慢性氣管炎、神經衰弱、性功能減退、身體虛弱、化療與放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等症。

用量用法

口服:9~30g,水煎服。 糖漿:每次20ml(相當生藥6~8g),1日3次。 膠囊:每次3粒,1日2~3次。 片劑:每次2~3片(相當於生藥6~9g),1日3次。

規格

片劑:每片相當於生藥3g。 膠囊劑:每膠囊相當於生藥3g。

刺五加藥典標準

品名

刺五加

Ciwujia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RADIX

ET RHIZOMA SEU CAULIS

來源

本品爲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z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乾燥根和根莖或莖。春、秋二季採收,洗淨,乾燥。

性狀

本品根莖呈結節狀不規則圓柱形,直徑1.4~4.2cm。根呈圓柱形,多扭曲,長3.5~12cm,直徑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細縱溝和皺紋,皮較薄,有的剝落,剝落處呈灰黃色。質硬,斷面黃白色,纖維性。有特異香氣,味微辛、稍苦、澀。

本品莖呈長圓柱形,多分枝,長短不一,直徑0.5~2cm。表面淺蓯色,老枝灰褐色,具縱裂溝,無刺;幼枝黃褐色,密生細刺。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皮部薄,黃白色,木部寬廣,淡黃色,中心有髓。氣微,味微辛。

鑑別

(1)本品根橫切面:木栓細胞數10列。栓內層菲薄,散有分泌道;薄壁細胞大多含草酸鈣簇晶,直徑11~64μm。韌皮部外側散有較多纖維束,向內漸稀少;分泌道類圓形或橢圓形,徑向徑25~51μm,切向徑48~97μm;薄壁細胞含簇晶。形成層成環。木質部佔大部分,射線寬1~3列細胞;導管壁較薄,多數個相聚;木纖維發達。

根莖橫切面:韌皮部纖維束較根爲多;有髓。

莖橫切面:髓部較發達。

(2)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50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三氯甲烷振搖提取2次,每次5ml,合併三氯甲烷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剌五加對照藥材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異嗪皮啶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一甲醇(19: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熒光斑點。

檢查

水分

不得過10.0%(附錄ⅨH第一法)。

總灰分

不得過9.0%(附錄Ⅸ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熱浸法測定,用甲醇作溶劑,不得少於3.0%。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一水(20:8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65nm。理論板數按紫丁香苷峯計算應不低於2000。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紫丁香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80μ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粗粉約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33kHz)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紫丁香苷(C17H24O9)不得少於0.050%。

刺五加飲片

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稍泡,潤透,切厚片,乾燥。

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厚片。根和根莖外表皮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細縱溝和皺紋,皮較薄,有的剝落,剝落處呈灰黃色;莖外表皮淺灰色或灰褐色,無刺,幼枝黃褐色,密生細刺。切面黃白色,纖維性,莖的皮部薄,木部寬廣,中心有髓。根和根莖有特異香氣,味微辛、稍苦、澀;莖氣微,味微辛。

檢查

水分

不得過8.0%(附錄ⅨH第一法)。

總灰分

不得過7. 0%(附錄Ⅸ K)。

鑑別

(除橫切面外) 同藥材。

浸出物 、含量測定

同藥材。

性味與歸經

辛、微苦,溫。歸脾、腎、心經。

功能與主治

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用於脾肺氣虛,體虛乏力,食慾不振,肺腎兩虛,久咳虛喘,腎虛腰膝痠痛,心脾不足,失眠多夢。

用法與用量

9~27g。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