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茯苓散 2009年12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普濟方》卷二一六引《十便良方》:白茯苓散

別名

茯苓散(《普濟方》卷三十三)。

處方

白茯苓 龍骨 甘草(炙,銼細)乾薑 桂心 續斷 附子各30克 熟乾地黃 桑螺蛸(微炒)各45克

製法

上爲散。

功能主治

小便不禁,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食後溫服。

摘錄

《普濟方》卷二一六引《十便良方》

《聖惠》卷十一:白茯苓散

處方

檳榔1兩,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1兩,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白茯苓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

製法

上爲散。

功能主治

傷寒裏虛,心下悸,腹中氣不和。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一

《聖惠》卷二十七:白茯苓散

處方

白茯苓1兩,黃耆1兩(銼),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人蔘1兩(去蘆頭),桂心1兩,白芍藥1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熟乾地黃1兩。

製法

上爲散。

功能主治

虛勞不足,小腹裏急,四肢少力疼痛,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七

《聖惠》卷二十七:白茯苓散

處方

白茯苓1兩,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1兩,黃芩1兩,萆薢(銼)1兩,麥門冬(去心)1兩,酸棗仁(微炒)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生乾地黃1兩,人蔘(去蘆頭)1兩,黃耆(銼)1兩,柴胡(去苗)1兩,白芍藥半兩。

製法

上爲散。

功能主治

虛勞煩熱,不得睡臥,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秫米100粒,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七

《聖惠》卷三:白茯苓散

別名

茯苓湯

處方

白茯苓1兩,前胡1兩(去蘆頭),桂心半兩,黃芩1兩(銼),白朮1兩,沉香1兩,鱉甲1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生乾地黃3分,五味子3分,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製法

上爲散。

功能主治

肝氣不足,筋脈不遂,心膈壅滯,左肋妨脹,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茯苓湯(《聖濟總錄》卷四十二)。

注意

忌莧菜。

摘錄

《聖惠》卷三

《聖惠》卷八十:白茯苓散

別名

白茯苓湯

處方

白茯苓1兩,當歸(銼,微炒)半兩,白芍藥半兩,芎藭半兩,桂心半兩,黃耆(銼)半兩,人蔘(去蘆頭)半兩,熟乾地黃半兩。

製法

上爲散。

功能主治

產後蓐勞。蓋緣生產日淺,久坐多語,運動用力,遂致頭目四肢疼痛,寒熱如瘧狀。

用法用量

白茯苓湯(《女科指掌》卷五)。

摘錄

《聖惠》卷八十

《聖惠》卷七十八:白茯苓散

別名

熟乾地黃湯

處方

白茯苓1兩半,熟乾地黃1兩,半遠志1兩(去心),甘草1兩(炙微赤,銼),白芍藥1兩,黃耆1兩(銼),桂心1兩,當歸1兩(銼,微炒),麥門冬1兩(去心,焙),人蔘1兩半(去蘆頭),菖蒲1分,桑寄生1分。

製法

上爲粗散。

功能主治

產後心神驚悸不定,言語失常,心中憒憒。

用法用量

熟乾地黃湯(《普濟方》卷三五三)。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聖惠》卷二十九:白茯苓散

處方

白茯苓1兩,白朮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耆1兩(銼),人蔘3兩(去蘆頭),鱉甲1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熟乾地黃1兩,當歸3分,白芍藥3分。

製法

上爲散。

功能主治

虛勞寒熱,心煩體痛,喫食減少。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豉30粒,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

忌莧菜。

摘錄

《聖惠》卷二十九

《聖惠》卷七十八:白茯苓散

處方

白茯苓3分,麥門冬3分(去心,焙),草豆蔻(去皮)半兩,藿香半兩,當歸(銼,微炒)半兩,人蔘(去蘆頭)半兩,高良薑(銼)半兩,芎藭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製法

上爲粗散。

功能主治

產後霍亂吐瀉,心神煩悶,腹內(疒丂)痛,四肢不和,或時燥渴。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聖惠》卷二十七:白茯苓散

處方

白茯苓1兩,前胡(去蘆頭)1兩,人蔘(去蘆頭)1兩,黃耆(銼)1兩,訶黎勒皮1兩,麥門冬(去心,焙)3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3分,紫菀(去苗土)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製法

上爲粗散。

功能主治

虛勞咳嗽,心胸壅悶。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七

《聖惠》卷四十七

組成

白茯苓2兩,人蔘3兩半(去蘆頭),乾薑1兩(炮裂,銼),桂心1兩,遠志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

主治

上焦虛寒,精神不守,泄下便利,語聲不出。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