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èng yáng wán

2 處方

鹿茸去毛,酥炙)60克 肉蓯蓉(酒浸,切,焙)石南各30克、五味子 葫蘆巴(炒)各22克 木香45克 石斛(去根)韭子(炒)牛膝(酒浸,切,焙)15克 巴戟天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臍)各30克 白馬莖(塗酥,炙幹)60克

3 製法

上藥十二味,搗羅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4 功能主治

陽氣虛損下元冷極,精泄不禁,小便頻數,腰腳無力,飲食減少。

5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下。

6 摘錄

聖濟總錄》卷九十一

7 《聖惠》卷九

7.1 別名

正陽丹

7.2 組成

太陰玄精2兩,消石2兩,硫黃2兩,硇砂1兩。

7.3 主治

傷寒3日,頭痛壯熱四肢不利。

7.4 用法用量

先用熱水浴後,以艾湯研下1丸。以衣蓋,汗出爲度。

7.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入瓷瓶子中,固濟,以火半斤,於瓶子周1寸(火劦)之。約近半日,候藥青紫色,住火,待冷即出。用臘月雪水,拌令勻溼,入瓷罐中,堂屋後北陰下陰幹。又入地埋14日,取出細研,以麪糊爲丸,如雞頭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