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複合麻醉

針刺麻醉 鍼灸學 中醫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ēn cì fù hé má zuì

2 英文參考

Compound anesthesia of acupunttur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針刺複合麻醉針刺麻醉的一種。

針刺麻醉指針穴位以起鎮痛等作用,從而使病人能在清醒狀態下接受手術的一種方法。簡稱“針麻”。是我國醫務人員在針刺治病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研究成果。本法不需要複雜的器械設備,操作簡便安全。在術中不用或少用麻醉藥,病人不會發生麻醉意外和出現麻醉藥副作用,在手術中保持清醒狀態,除痛覺變遲鈍外,其他感覺和運動機能仍保持正常。一般不會出現噁心嘔吐反應,而且術後疼痛較輕,可以早期進食和早期活動,加上針刺具有調動和加強體內抗病能力的作用,故能加速術後康復過程。臨牀上適用於甲狀腺、上頜竇、青光眼、顱腦(前後顱窩)、全喉截除、肺葉切除、胃大部分切除、脾切除、剖腹產、腹式輸卵管結紮、前列腺切除、膝外半月板摘除等手術。一般認爲對頭、胸、頸部手術的麻醉效果較好。由於針刺麻醉安全度較大,副作用較小,因而對麻醉藥物過敏者,或肝腎肺功能不良,病情危重,休克和年邁體衰等不能耐受麻醉藥物者,應用針麻有利於保證病人術中和術後的安全。爲了更好把握起見,術前可進行鍼麻效果預測。針刺麻醉方法有單一針刺麻醉,即應用單一的方法刺激穴位,如針刺或電極板、激光、指壓、穴位注射等。有針刺複合麻醉,即應用針刺麻醉爲主,同時配合少量的藥物麻醉,稱爲針刺複合麻醉。當然,針麻目前還存在鎮痛不全、手術部肌肉鬆弛不夠理想、未能完全控制內臟牽拉反應等問題,有待進一步提高。[1]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6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