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草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óu cǎo

2 《*辭典》:遊草

2.1 出處

《四川中藥志

2.2 拼音名

Yóu Cǎo

2.3 別名

田中遊草(《分類草藥性》),蓉草(《廣州植物誌》),西遊草(《民間常用草藥彙編》),牛草(《四川中藥志》)。

2.4 來源

禾本科植物遊草全草。全年可採,以4~5月採者爲多。

2.5 形態

多年生草本。稈下部伏臥地面或傾斜,並於節處生根,直立部分高約40釐米,其節常具倒生微毛。葉鞘光滑或粗糙,上部者通常短於節間;葉舌膜質,長1~2毫米,基部兩側下延與葉鞘邊緣相癒合;葉片扁平或卷折,披針形,粗糙,長5~20釐米,寬約4~6毫米。圓錐花序卵形或矩圓形,長5~10釐米,分枝較細,具角棱,長達4釐米;小穗長3~4毫米,寬約1.5毫米,具短柄;小穗含1花,無芒;穎退化外稃具5脈,脊背與邊緣均具刺毛;內稃具3脈,脊上有硬纖毛;雄蕊6,花葯長約2.5毫米。穎果,長約2.5毫米。花、果期夏、秋季。

2.6 生境分佈

生長於水邊潮溼處。分佈四川、廣東、廣西、貴州、臺灣、福建等地。

2.7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平,味澀,無毒。"

2.8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通經絡,利小便。治感冒頭痛身疼,瘧疾,痹痛麻木白帶

①《分類草藥性》:"治白帶通經。"

②《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散寒解表,利水除溼。治四肢麻木。"

③《四川中藥志》:"能散寒解表通經絡。治瘧疾感冒頭身疼痛。"

2.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8錢。

2.10 附方

①治瘧疾長久不愈:遊草、寒經草、野煙頭。煎服。(《重慶草藥》)

②治涼寒發燒身痛遊草、土地檎、馬蹄草。煎服。(《重慶草藥》)

2.11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遊草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