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椎間孔神經阻滯術

手術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ōng zhuī zhuī jiān kǒng shén jīng zǔ zhì shù

3 適應

胸椎椎間孔神經阻滯術適用於:

1.用於胸外傷疼痛,包括肋骨骨折、胸壁挫傷、槤枷胸等。

2.胸部或上腹部手術後鎮痛。

3.用於原發性肋間神經痛繼發性肋間神經痛胸椎結核胸椎轉移瘤、退行性胸椎病、強直性脊柱炎胸膜炎等壓迫或刺激肋間神經所致的疼痛帶狀皰疹帶狀皰疹神經痛等症。頑固性肋間神經痛可注入神經破壞劑。

4 禁忌

1.有嚴重心肺疾患應慎用或不用肋間神經阻滯。

2.注射部位皮膚、軟組織感染性疾病者。

3.有嚴重出血傾向者。

5 準備

1.患者準備  病人體位患側朝上側臥位,呈屈頸、屈背、屈髖、屈膝狀。或俯臥位,雙上肢垂放於身體的兩側。

2.體表定位  確定擬阻滯之棘突間隙,並向外做水平延長線至距正中線4~6cm處爲穿刺點,由於肋間神經富有交通支,應再依據病人疼痛範圍上、下各增加一個穿刺間隙。用記號筆依次做好穿刺標記。

3.常規皮膚消毒

6 方法

1.用短針在穿刺點用局麻藥做皮丘,然後改用10cm、7號的長針垂直皮膚刺入皮下,一般情況下進針3.5~4cm,針尖觸及橫突,然後退針,再向內、向上傾斜20°~25°進針,即朝椎間孔方向,再進針1.5~2cm,便可到達椎間孔附近。此時病人述有放射性異感,爲避免損傷脊神經根,應退針2~3mm,固定針頭。

2.將針頭旋一週同時回吸無血、無腦脊液,每椎間孔注射局麻藥6~8ml。

3.藥物及用量  注入0.25%~0.5%利多卡因維生素B12500~1000μg,及地塞米松5mg(無禁忌證時加入)合劑5~10ml,每週2次。

7 注意事項

1.注射藥物前務必反覆回吸,確認無血、無腦脊液和空氣後方可注藥。

2.注藥速度不可過快,如果注藥過快、壓力過大、藥量過多,藥液可能滲入硬膜外間隙或蛛網膜下隙。如果藥物誤入蛛網膜下隙,會引起廣泛阻滯。

3.注藥後應密切觀察同側皮膚是否出現感覺減退,一旦出現,則說明藥物準確注射到同側神經根附近;如果注射神經損毀藥出現對側下肢感覺減退,說明穿刺進針過深,藥物注射到對側硬膜外腔;如果出現雙側下肢感覺減退,說明藥物注射到蛛網膜下隙。

4.穿刺中爲避免損傷脊神經,操作禁忌粗暴,不要一味地追求異感。

5.術畢應檢查下肢感覺及運動情況,並臥牀15~30min。

6.施術時應備有搶救復甦設備。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