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𧏾

中醫病證名 鍼灸學 中醫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īn nì[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

2 註解

心𧏾(nì匿)爲病證名[1]。因髒氣虛弱,腸蟲攻蝕心所致[1]。《諸病源候論·溼𧏾病諸候》:“心𧏾者,由髒虛諸蟲在腸胃間,因虛而動,攻食心,謂之心𧏾。初不覺他病,忽忽嗜睡,四支沉重。此𧏾或食心,則心煩悶懊痛,後乃侵食餘處。診其脈沉而細,手足冷內溼,𧏾在心也。”

參見溼𧏾、疳𧏾:

溼𧏾爲病名[2]。指水溼內侵,腸蟲侵蝕所致的疾患[2]。《諸病源候論·溼𧏾病諸候》:“溼𧏾病,由脾胃虛弱爲水溼所乘,腹內蟲動,侵食成𧏾也。多因下利不止,或生病後客熱結腹內所爲。其狀不能飲食,忽忽喜睡,綿綿微熱,骨節沉重,齒無色,舌上盡白,細瘡如粟。若上脣生瘡,是蟲食五臟,則心煩懊;若下脣生瘡,是蟲食下部,則肛門爛開。甚者腑臟皆被食,齒下上齗悉生瘡,齒色紫黑。”治用《備急千金要方》治溼𧏾方、懊𢙐散等[2]

疳𧏾爲病名[3]五疳之一[3]。指嗜食甘味,腸蟲侵蝕府藏所致的疾患[3]。《諸病源候論·疳𧏾候》:“人有嗜甘味多,而動腸胃間諸蟲,致令侵食府藏,此猶是𧏾也。……但蟲因甘而動,故名之爲疳也。其初患之狀,手足煩疼,腰脊無力,夜臥煩躁,昏昏喜忘,嘿嘿眼澀,夜夢顛倒,飲食無味,面失顏色,喜睡,起即頭眩體重股脛痠疼。其上食五藏,則心內懊惱,出食咽喉及齒斷皆生瘡,出黑血,齒色紫黑。下食腸胃,下利黑血。出食肛門,生瘡爛開。胃氣逆,則變嘔噦。急者數日便死,亦有緩者,正沉嘿,支節疼重,食飲減少,面無顏色,在內侵食,乃至數年,方上食口齒生瘡,下至肛門,傷爛乃死。”《太平聖惠方》卷六十:“疳𧏾,令人下部癢,腰脊攣急也。”治用苦蔘湯等方[3]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87.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76.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6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