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串丹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āo chuàn dān

2 辨證錄》卷十三

2.1 方名

消串丹

2.2 組成

白芍1兩,白朮1兩,柴胡2錢,天花粉3錢,茯苓5錢,陳皮1錢,附子1片,甘草1錢,蒲公英3錢,紫背天葵5錢。

2.3 主治

生痰塊於頸項,堅硬如石,久則變成瘰癧,流膿流血,一塊未消,一塊復長,未見又潰,或耳下,或缺盆,或肩上下,有流出串走之狀,故名鼠瘡,又名串瘡

2.4 用法用量

水煎服。連服8劑而痰塊漸消,再取10劑而瘰癧盡化,再服1月全愈。愈後可服六君子湯,以爲善後之計,斷不再發。

2.5 各家論述

此方妙在蒲公英與紫背天葵爲消串之神藥,然非佐之以白芍柴胡,則肝木不平,非輔以白朮茯苓,則脾胃之土不健,何以勝攻痰破塊之烈哉?惟有攻有補,則調濟咸宜,得附子之力,以引羣藥,直搗中堅,所以能愈宿疾沉痾於旦夕耳。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