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邪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ǔ xié tāng

2 《外臺》卷十五引《深師方》

2.1 方名

五邪湯

2.2 別名

禹餘糧飲

2.3 組成

禹餘糧(研)1兩,防風1兩,桂心1兩,芍藥1兩,遠志去心)1兩,獨活1兩,甘草(炙)1兩,人蔘1兩,石膏(碎,綿裹)1兩,牡蠣(熬)1兩,秦艽1兩,白朮1兩,防己1兩,菖蒲1兩,黃丹1兩,茯神1兩,蛇蛻皮(炙)1兩。

2.4 主治

邪氣啼泣,或歌或哭。

2.5 用法用量

以水1升半,納3方寸匕,煮2沸,去滓服之,1日4次。

2.6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2.7 用藥禁忌

忌生蔥、海藻菘菜、桃李、雀肉、餳、醋等。

2.8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五邪者,肝風內發則爲風邪,治以防風獨活蛇蛻之屬;二火交煽則爲熱邪,治以桂心、石膏芍藥之屬;脾溼生風則爲溼邪,治以防己秦艽白朮之屬;痰迷空竅則爲驚邪,治以雄黃牡蠣禹餘糧之屬;驚啼歌哭則爲虛邪,治以遠志、菖蒲、茯神之屬;凡此五邪,靡不由心神怯弱所致,甘草人蔘非特安神,並佐諸藥之力,病久正虛者,非此不能克應。

2.9 附註

禹餘糧飲(《聖濟總錄》卷十四)。《外臺》引《古今錄驗》有雄黃,無黃丹。

3 《外臺》卷十五引《範汪方》

3.1 方名

五邪湯

3.2 組成

人蔘3兩,白朮3兩,茯苓3兩,菖蒲3兩,茯神3兩。

3.3 主治

五邪氣入人體中,鬼語諸妄有所語,悶亂恍惚不足,意志不定,發作往來有時。

3.4 用法用量

以水1鬥,煮取3升。先食服8合,1日3次。

3.5 製備方法

上切。

3.6 用藥禁忌

忌桃、李、雀肉、羊肉、餳、醋物。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