葳蕤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ēi ruí sǎn

2 處方

葳蕤 秦皮(銼)甘菊防風去蘆頭)梔子甘草(炙微赤,銼)各30克 黃連45克(去須)決明子45克

3 製法

上藥搗篩爲散。

4 功能主治

治眼赤溼癢急。

5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後溫服,至夜臨臥時再服。

6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二

7 《聖惠》卷四

7.1 方名

葳蕤散

7.2 組成

葳蕤1兩,薏苡仁1兩,白鮮皮3分,麥門冬1兩(去心),茯神3分,犀角屑3分,石膏1兩,防風3分(去蘆頭),遠志3分(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7.3 主治

心臟中風精神昏昧,煩熱多汗口乾面赤驚悸頭痛

7.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5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1-2沸,不拘時候溫服

7.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7.6 附註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萎蕤散”。

8 《聖惠》卷三十二

8.1 方名

葳蕤散

8.2 別名

萎蕤湯

8.3 組成

葳蕤1兩,秦皮(銼)1兩,甘菊花1兩,防風去蘆頭)1兩,梔子仁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黃連1兩半(去須),決明子1兩半。

8.4 主治

眼赤溼癢急。目赤痛,見明不得。

8.5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夜臨臥時再服。

8.6 製備方法

上爲散。

8.7 附註

萎蕤湯(《聖濟總錄》卷一○三)。

9 《聖惠》卷三十三

9.1 方名

葳蕤散

9.2 組成

葳蕤1兩半,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桔梗去蘆頭)1兩,羚羊角屑1兩,木通(銼)1兩,子芩1兩,黃耆(銼)1兩,梔子仁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9.3 主治

黑睛突出,風熱壅滯,上攻疼痛

9.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入樸消1錢,食後溫服,臨臥再服。

9.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9.6 附註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萎蕤散”。

10 《聖惠》卷四十五

10.1 方名

葳蕤散

10.2 別名

萎蕤湯葳蕤湯

10.3 組成

葳蕤2兩,五加皮1兩半,甘草1兩(炙微赤,銼),桑根白皮2兩(銼),薺苨2兩,麥門冬1兩(去心),石膏2兩。

10.4 主治

風毒腳氣上攻,心神煩悶,言語謇澀,頭痛氣急。腳氣因乳石發動,服升麻湯漸退,語雖不澀,但口乾脣焦頭痛氣急兼嗽,此是腳氣退,乳石氣衝上。

10.5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0.6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0.7 附註

萎蕤湯(《聖濟總錄》卷八十四)、葳蕤湯(《普濟方》卷二六二)。

11 《聖惠》卷十二

11.1 方名

葳蕤散

11.2 組成

葳蕤1兩,柴胡1兩(去苗),羚羊角屑3分,石膏3兩,川樸消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桑根白皮1兩(銼),肉桂半兩(去皺皮),厚朴3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11.3 主治

傷寒10日以上,餘熱不解,時發僧寒。

11.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1.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1.6 附註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萎蕤散”。

12 《聖惠》卷十一

12.1 方名

葳蕤散

12.2 組成

葳蕤1兩,柴胡1兩(去苗),羚羊角屑3分,石膏1兩,桑根白皮1兩(銼),川樸消1兩。

12.3 主治

傷寒數日,頭痛潮熱不退,或發憎寒。

12.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2.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2.6 附註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萎蕤散”。

13 《聖惠》卷八十四

13.1 方名

葳蕤散

13.2 組成

葳蕤半兩,川大黃半兩(銼,微炒),川升麻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芩半兩,大青半兩。

13.3 功效

逐毒氣。

13.4 主治

小兒傷寒2-3日,已服藥得汗後,餘熱未除。

13.5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3.6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14 《聖惠》卷十四

14.1 方名

葳蕤散

14.2 別名

萎蕤湯

14.3 組成

葳蕤1兩,桂心半兩,木香3分,雄鼠糞27枚,荊芥半兩。

14.4 主治

傷寒氣血未平,復合陰陽,成陰陽易病者,即小腹拘急陰腫,身體熱,毒氣衝心胸,頭重不能舉。

14.5 用法用量

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4.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分爲5服。

14.7 附註

萎蕤湯(《聖濟總錄》卷二十九)。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萎蕤散”。

15 《聖惠》卷三十八

15.1 方名

葳蕤散

15.2 組成

葳蕤1兩,犀角屑3分,川升麻3兩,黃芩1兩,大青3分,梔子仁半兩,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川樸消1兩,甘草半兩(生,銼)。

15.3 主治

乳石發動,頭面熱,四肢煩疼,大小便壅滯。

15.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溫頻1服。以快利爲度。

15.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