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式小腸鏡檢查

化驗及醫學檢查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uī jìn shì xiǎo cháng jìng jiǎn chá

2 英文參考

push-type small-bowel endoscopy

3 概述

小腸鏡檢查方法有推進法、探條法、腸帶誘導法、術中小腸鏡檢查法、母子式小腸鏡檢查法及放大小腸鏡檢查法。推進式小腸鏡檢查法操作較簡單,故最常用,近年開發雙氣囊推進式小腸鏡已用於臨牀。推進式小腸鏡的優點是檢查時間相對較短、圖像清晰、活檢取材可靠,還可進行內鏡下治療。其缺點是患者痛苦較大,內鏡插入深度有限。

5 適應

臨牀懷疑小腸疾病,而其他常規檢查方法不能明確者,或臨牀醫師確定須行小腸鏡檢查者。如:

1.原因不明的腹痛,經X線鋇餐檢查陽性發現或疑有小腸病變者。

2.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疑小腸病變者。

3.疑小腸良、惡性腫瘤者。

4.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徵

5.疑小腸淋巴管擴張症。

6 禁忌

1.有胃鏡檢查禁忌證者。

2.急性腸梗阻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膽道感染等。

3.腹腔廣泛粘連。

4.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

7 準備

推進式小腸鏡檢查基本同胃鏡檢查術前準備(禁食6h以上),咽部麻醉靜脈注射鎮靜藥物和解痙藥,可以選用哌替啶(度冷丁)、地西泮(安定)、山莨菪鹼654-2)、咪達唑侖(咪唑安定)、α芬太尼、異可利定解痙靈),劑量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如由麻醉醫師在場實施鎮靜或麻醉管理,按麻醉常規進行。由於小腸鏡檢查有一定風險,術前須簽署手術同意書。

準備如下器械:小腸鏡(雙氣囊滑管)、光源、顯示器,活檢鉗等。在X線導引下進行。

8 方法

患者取左側臥位,固定牙墊,待鎮靜藥物起效後,開始插鏡。用雙氣囊滑管者,在插鏡前,須在鏡身上塗潤滑油,將滑管套在鏡身上。按常規胃鏡檢查法對食管、胃、十二指腸各部進行觀察。進鏡至十二指腸懸肌(屈氏韌帶)後,將鏡身拉直,沿鏡身將滑管插至十二指腸降部。然後尋腔進鏡,在空腸進鏡時,方法結腸鏡檢查,即尋腔進鏡、結合雙氣囊滑鏡,反覆送拉。如果進鏡阻力較大,不要盲目進鏡,以防穿孔。發現病變,可進行活檢或染色及其他相應處理。爲較準確定位小腸鏡所在部位,可用X線透視幫助定位。藉助滑管檢查小腸鏡可進至十二指腸懸肌(屈氏韌帶)下更遠端部位。

9 注意事項

住院患者術後可回病房觀察,門診患者應在內鏡室觀察。觀察指標包括生命指徵、有無腹痛等,如有異常,應進一步檢查血象、腹部透視等。

小腸鏡檢查併發症較少,主要是穿孔出血穿孔可因盲目進鏡引起,也可因小腸有粘連,轉角過大,內鏡通過時造成小腸漿膜面撕裂而致穿孔。較少見的併發症有賁門黏膜撕裂以及滑管引起的Vater壺腹損傷而致的胰腺炎,應予注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