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飲腹脹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án yǐn fù zhàng

2 註解

痰飲腹脹   病證名。指因痰飲留滯而致之腹脹。《金匱要略》有用己椒藶黃丸主治痰飲病腹滿,腸間有水氣的記述。《症因脈治》卷三:“痰飲腹脹之證,胸腹滿悶,怔忡喘急,短息倚肩,嘔惡痰涎,或腹中漉漉有聲。”痰飲腹脹多因脾胃傳化失職,不能溫化痰飲所致。宜祛痰化飲爲大法。胸悶怔忡者,宜小半夏湯二陳湯喘逆倚息,用葶藶大棗瀉肺湯;嘔惡痰涎,平胃二陳湯;腹中漉漉有聲,導痰湯腹脹滿,腸中有水氣,己椒藶黃丸。參見痰飲腹脹等條。

治療痰飲腹脹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