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護命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ài yī hù mìng wán

2 聖濟總錄》卷一八七

2.1 別名

太乙護命丸

2.2 組成

甘菊花6兩,麥門冬去心,焙)6兩,枸杞子(焙)6兩,白朮6兩,人蔘6兩,白茯苓(去黑皮)6兩,遠志去心)6兩,菖蒲(石上者)6兩,桂(去粗皮)6兩,熟乾地黃1斤(焙)。

2.3 功效

精血,滿骨髓,堅實臟腑,烏髮,延年卻病。

2.4 主治

元髒虛損

2.5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清酒送下。漸加至50丸,從50丸復漸減至20丸,終而復始。

2.6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取春採生地黃50斤,絞取汁,同藥末於銀石器內,逐旋入地黃汁微炒,候入盡汁,焙乾,再搗爲細末,煉蜜爲丸,更入酥少許爲丸,如梧桐子大。

2.7 附註

太乙護命丸(《普濟方》卷二二一)。

3 聖濟總錄》卷三十三

3.1 組成

陽起石1兩,硫黃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金星石半兩,銀星石半兩,白石英半兩,紫石英半兩,礞石半兩,滑石半兩,消石半兩,凝水石(燒赤)半兩,磁石(火燒,醋淬)半兩,太陰玄精石半兩,甘鍋子(累經銷金銀者)半兩,不灰木半兩,丹砂1分,巴豆49粒(去皮心,出油),杏仁49粒(湯浸,去皮尖雙仁)。

3.2 主治

傷寒後變成瘧疾,或陰氣結伏心下成塊,或膨滿嘔逆喘促面黑脣青四肢逆冷,飲食不下,氣結食毒。

3.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麩炭火內燒赤,取出,用2只盞子合在內,候冷細研,以生薑米飲送下。未知再服。

3.4 製備方法

上爲末,再同研極細,用阿魏1分,與糯米粥同和勻爲丸,如櫻桃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