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瘡·脾虛溼困證

中醫證名 溼瘡 中醫學 中醫皮膚科學 中醫外科學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ī chuāng ·pí xū shī kùn zhèng

2 英文參考

eczema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reten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溼瘡·脾虛溼困證(eczema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retention)是指脾虛溼困,蘊於肌膚,以發病較緩,皮損淡紅,散在丘疹丘皰疹,瘙癢,抓後糜爛滲出,可見鱗屑,伴有納少,神疲腹脹便溏舌質淡胖,舌苔白或膩,脈弦緩爲常見症的溼瘡證候[1]

4 症狀

溼瘡·脾虛溼困證發病較緩,皮損潮紅,瘙癢,抓後糜爛流滋,可見鱗屑;伴納少,神疲腹脹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膩,脈弦緩。

5 辨證分析

飲食不節,日久傷脾,脾虛生溼,蘊積肌膚,故發病較緩,皮損潮紅,瘙癢,抓後糜爛滲出;脾虛溼阻中焦則納少,神疲腹脹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膩、脈弦緩爲脾虛溼蘊之象。

8 關於溼瘡

溼瘡(eczema[2])爲病名[3]。是指以多形損害,對稱分佈,劇烈瘙癢,滲出傾向,反覆發作,易成慢性等爲主要表現的皮膚疾病。爲過敏性炎症皮膚[3]。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先天稟賦不耐者爲多。一般可分爲急性、亞急性、慢性三類。

中醫代文獻無溼瘡之名,一般依據其發病部位、皮損特點而有不同的名稱,若浸淫遍體,滋水較多者,稱浸淫瘡;以丘疹爲主者,稱血風瘡或慄瘡;發於耳部者,稱旋耳瘡;發於乳頭者,稱乳頭風;發於手部者,稱瘑瘡;發於臍部者,稱臍瘡;發於陰囊者,稱腎囊風繡球風;發於四肢彎曲部者,稱四彎風;發於嬰兒者,稱奶癬或胎症瘡。

溼瘡相當於西醫的溼疹[3]

詳見溼瘡條。

9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7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