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路

解剖學 中醫學 中醫眼科學 視路 眼的解剖與生理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ì lù

2 英文參考

visual pathwa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視路(visual pathway),外界光線刺激產生的光覺衝動視網膜感受器接受並傳至大腦枕葉視中樞產生視覺傳導路徑[1]。從視神經開始,經視交叉視束外側膝狀體視放射至皮質視中樞

4 概述

視神經(optic nerve)由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發出的神經纖維彙集而成,起於視乳頭,止於視交叉前角,分眼內段、眶內段、管內段與顱內段,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1]

5 視神經

視神經是第2對腦神經,屬感覺神經,全長約50毫米。它於眶內行向後內,在眶尖穿過視神經孔入顱中窩,經視交叉視束入腦。視神經外被硬膜、蛛網膜和軟膜。在硬膜和蛛網膜之間的腔隙爲硬膜下腔;蛛網膜和軟膜之間爲蛛網膜下腔,內容腦脊液。三層膜均爲腦膜的連續。軟膜緊貼在視神經周圍,伸出的結締組織小梁視神經內的神經膠質細胞一起組成中隔,把視神經分隔成很多神經纖維束。在視神經的中軸,有中央動脈和中央靜脈。在中央隔中,有毛細血管視神經功能主要是傳導視覺衝動

5.1 眼內段

眼內段位於眼球內的部分,即自視乳頭開始至視神經纖維成束穿過鞏膜篩板部分。長約1毫米,此段神經無髓鞘,自此起即有髓鞘包繞。

5.2 眶內段

眶內段長約30毫米,呈S形彎曲,有利於眼球的自由轉動。

5.3 管內段

管內段位於骨性視神經管內,長約6一10毫米,該段視神經骨膜緊密結合,故骨管外傷時最易挫傷視神經

5.4 顱內段

顱內段位於白骨性視神經管出口處至視交叉前角止,長約10毫米。

5.5 包繞視神經的髓鞘

包繞視神經的髓鞘可分爲3層,由外至內爲硬膜、蛛網膜及軟膜。硬膜與蛛網膜之間的空隙,稱硬膜下腔;蛛網膜與軟膜之間的空隙,稱蛛網膜下腔。均與腦之同名腔相通,向前終止於眼球而形成盲管,腔內充滿着腦脊液,所以當顱內壓增高時,常見視乳頭水腫眼眶深部組織感染,也能沿視神經周圍的腦膜間隙擴散至顱內。

視神經髓鞘上富有感覺神經纖維,故當炎症球后常有疼痛感。

6 視交叉

視交叉(optic chiasma)爲視路的一部分。位於顱內蝶鞍上方、兩側視神經的鼻側纖維交叉之處[1]。雙眼視神經纖維在此處進行部分性交叉,即雙眼視網膜鼻側的纖維交叉至對側。當鄰近組織病變影響視交叉部位時,可出現視野缺損,最常見的是顳側偏盲。

7 視束

視束(optic tract)爲視路的一部分。是指神經纖維視交叉後、位置重新排列的一段神經[1]。自視交叉大腦外側膝狀體細胞止。因視神經纖維已進行了部分交叉,故每一視束包括同側的顳側纖維與對側的鼻側纖維。因此,當一側視束有病變時,可出現同側偏盲。

8 外側膝狀體

外側膝狀體(lateral geniculate body)爲視路的一部分。位於大腦腳外側呈卵圓形的皮質下中樞[1]。由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發出的神經纖維約70%在此處與外側膝狀體的節細胞形成突觸,換神經元後,再進入視放射[1]外側膝狀體收容大部分由視束而來的纖維,發出視放射纖維,爲視分析器的低級視中樞

9 視放射

視放射(optic radiation)爲視路的一部分。是聯繫外側膝狀體和枕葉皮質的神經纖維結構[1]。爲外側膝狀體發出的視覺纖維向上下作扇形散開所形成。

10 視皮質

視皮質(visual cortex)爲視路的一部分。位於大腦枕葉皮質的距狀裂上、下脣和枕葉紋狀區,全部視覺纖維在此終止,是人類視覺的最高中樞[1]

11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