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食發丹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āng shí fā dān

2 英文參考

dyspeptic erysipela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傷食發丹爲病證名[1]。見《證治準繩·幼科》。小兒傷食而發的丹毒[1]。因其脾胃之氣未充,乳食過度,不能運化,蘊積化熱,達於肌表,復感風熱邪毒,故成此病[1]。症見發熱口渴煩躁多啼,身多紅暈,皮膚灼熱,不思飲食;食積甚者,可見腹大氣急等[1]。治宜清熱解毒消食導滯[1]清熱解毒清瘟敗毒飲消食導滯保和丸[1]。亦稱滯熱丹毒[1]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