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棗湯

中醫學 方劑學 解表劑 中藥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ī zǎo tāng

2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六方之七棗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六方之七棗湯,其組成爲大附子(炭火煨,以鹽浸,再煨,再浸七次,去皮臍,切片)一個。加生薑七片,大棗七枚,水煎,當發早晨空腹服,仍喫棗三至五枚。治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或五臟氣虛,陰陽相勝,發爲瘴瘧,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1]

2.1 處方

附子(一枚,炮製,以鹽水浸再炮,如此凡七次,至第七次不浸,去皮臍)上銼散。水一碗,姜七片,棗七個,煎至八分盞,當發日空心溫服,仍喫三五個棗子。忌如常。

2.2 製法

上藥銼散

2.3 功能主治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七方七棗湯五臟氣虛,陰陽相勝,作爲 瘧,不問寒熱先後,與夫獨作,疊間日,悉主之。

2.4 用法用量

用水250毫升,加生薑7片,大棗7個,煎至200毫升。當發日,空腹時溫服,並喫棗3~5個。

2.5 摘錄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六

2.6 各家論述

1.《醫方考》:牝,陰也。王冰曰:益火之原,以消陰翳。故獨寒無熱之瘧,用附子之辛以主之,佐以大棗七枚,取其能和附熱,且引之入至陰耳。

2.《瘴瘧指南》:是方用大附子去寒痰,且能引上焦陽氣下入至陰,以成天地之交泰。正王太僕所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加以大棗之甘,以溫補脾氣,則寒痰息而瘴瘧止矣。

3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七棗湯

3.1 處方

茴香(去土.炒)、川烏(炮.去皮.臍)、縮砂(取仁),各八兩;厚朴(去粗皮.姜制)一斤,益智(去皮)半斤,乾薑(炮)四兩,甘草六兩。

3.2 炮製

上件爲粗末。

3.3 功能主治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七棗湯脾胃虛弱,內受寒氣泄瀉注下,水谷不分,腹脅脹滿,臍腹疔痛,心下氣逆,腹中虛嗚,嘔吐噁心,胸膈痞悶,睏倦少力,不思飲食。

3.4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水一盞,入大棗七個,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前,空心服。

3.5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