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細血管或靜脈血栓形成

皮膚性病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áo xì xuè guǎn huò jìng mài xuè shuān xíng chéng

2 註解

3 疾病別名

又名毛細血管動脈瘤

5 疾病概述

毛細血管血栓形成以致腎功能受損,可引起少尿、蛋白尿,嚴重者可出現腎功能衰竭。19世紀中期,Virchow提出靜脈血栓形成的叄大因素,即靜脈血流滯緩、靜脈損傷血液高凝狀態。

6 疾病描述

又名毛細血管動脈瘤

7 症狀體徵

好發於面部、口腔粘膜,也可累及其它部位。最初表現爲色素斑,以後出現半球狀或輕度分葉狀結節,直徑2~15mm,中等硬度,藍黑色,周圍有紅暈或棕色色素沉着。臨牀上可類似黑素瘤和色素性基底細胞瘤

8 病理生理

真皮上部可見單個或數個擴張的血管腔,其中可含有血栓。可見成纖維細胞侵入血管腔內的血栓,表示血栓開始機化,有時可見不同階段的機化性附壁血栓。周圍間質可見紅細胞外溢和含鐵血黃素沉積。血管壁缺乏彈性纖維平滑肌。在血栓形成血管部位,有時可以辨認先前存在的血管腫瘤性損害。

9 相關出處

皮膚病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