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常草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óng cháng cǎo

2 出處

始載於《名醫別錄》。

3 拼音名

Lónɡ Chánɡ Cǎo

4 英文名

Manchurian Beakgrain

5 別名

糉心草

6 來源

藥材基源:爲禾木科龍常草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arrhena manshurica Maxim.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曬乾

7 形態

龍常草 多年生草本。基部具短根莖及被鱗片之芽體,鬚根細弱。稈直立,細弱或較粗,高70-120cm,具5-6節,節間粗糙,節下具微毛。葉鞘短於節間,密被微毛;葉舌質厚,長約1mm,先端截平或不規則的齒裂;葉處扁平質薄,線狀披針形,下面粗糙,上面通常密被短毛,長15-30cm,寬6-20mm。圓錐花序長12-20cm。分枝直立與主軸貼生,基部者多孿生,主枝長達7cm,通常不再分枝,各具27-個小穗小穗含2-3朵小花,長4.5-7mm,小穗軸節間被微毛,長約1.8mm;穎膜質,第1穎長1.5-2mm,具1脈,第2穎長2-3mm,具1-3脈;第1外稃長4.5-5mm,具3條明顯的脈,脈上稍粗糙,內稃與外稃近等長,脊上部具纖毛;穎果長約4mm,黑褐色,其錐形先端呈乳黃色。花、果期6-9月。

8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林下和草地。

資源分佈分佈於東北、河北、陝西各地 。

9 性味

味鹹;溫;無毒

10 功能主治

主輕身;益陰氣。主療痹寒溼

11 各家論述

1.《名醫別錄》:生河水旁,狀如龍芻。

2.《本草綱目》:按爾雅雲鼠莞也。郭璞雲:纖細似龍鬚,可爲席,蜀中出者好。恐即比龍常也。蓋是龍鬚小者,故其功用相近。

3.《新華本草綱要》:具清熱解毒功能

12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