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秧簕

殺蟲 通便 中醫學 祛溼消腫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ǒ yāng lè

2 概述

火秧簕中藥名,出自《生草藥性備要[1]

4 來源及產地

大戟科植物金剛纂Euphorbia antiquorum L.的莖葉或液汁[1]分佈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臺灣、福建[1]

5 性味

苦,寒,有毒[1]

6 功能主治

消腫,殺蟲祛溼通便[1]

1.治癰腫瘡毒,鮮莖葉搗爛同酒糟炒熱敷;治疥癬,鮮莖醋磨塗患處[1]

2.治急性胃腸炎[1]。煎服:3~6g,同米炒焦用[1]

3.治肝硬化腹水[1]。取液汁拌入麪粉制丸,如綠豆大,每服1~2丸[1]

7 使用注意

內服過量會引起下利,液汁與皮膚接觸可引起皮炎、發泡,入眼可致失明[1]。孕婦忌服[1]

8 化學成分

本品莖含蒲公英賽醇、蒲公英賽酮、3α-無羈萜醇、3β-無羈萜醇、甾醇及黃酮類[1]。乳汁含大戟醇、大戟腦、環木菠蘿烯醇、β-香樹脂[1]

9 藥理作用

3β-無羈萜醇有抗炎作用;含延胡索酸能抗菌[1]

10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7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