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揆

近現代 人物百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ú chuán kuí

2 註解

胡傳揆(1901-1986),男,漢族,湖北省江陵縣人,皮膚性病學家、醫學教育家。1927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歷任講師、教授。1946年任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1948年8月至1952年12月任國立北京大學醫學院院長,1952年12月至1968年8月任北京醫學院院長,兼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名譽所長、中華醫學會皮膚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皮膚科雜誌》總編輯、北京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屆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等職。

胡傳揆1932年在美國紐約羅氏醫學研究院留學期間,進行了梅螺旋體中國菌種分離與外國梅毒菌種對比研究,博得了國際學者的好評。他前半生致力於梅毒防治的研究。

新中國成立後,承擔了爲1000餘名妓女治療梅毒的任務,使她們獲得了新生。60年代初,他開始對危害人們健康的頭癬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在北京郊區和江西省建立了治療試點,由於10年動亂被迫終止。粉碎"四人幫"後,他已年過7旬仍帶領醫療隊在湖北省英山縣普查了35萬人,爲近2萬人治療,使他們恢復了健康。1979年,衛生部向全國推廣了他的經驗,推動了全國消滅頭癬的工作。他重視醫學教育,重視培養人才。建國後,在他的主持下,北京醫學院擴大了規模,舉辦各種訓練班、進修班和研究生班,努力提高教師思想業務水平。他重視科研工作,提高醫療質量,使北京醫學院成爲全國的重點學校。逝世後,其家屬和學校依照他生前的囑託,將其骨架製成標本,陳列在校內供教學使用,他的積蓄捐給學校作爲皮膚科研專項獎勵基金。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