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氏濟生方》

宋 嚴用和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痰飲論治

飲凡有六,即懸飲溢飲支飲痰飲留飲伏飲,巢氏載之詳矣。龐安常雲∶人身無倒上之痰,天下無逆流之水,誠哉斯言。以此思之,人之氣道貴乎順,順則津液流通,決無痰爲咳,不由痰飲之所或利,此固定分導次之,亦有意焉。王叔寒則邪水溢上。其間用山茱萸亦當矣。臨病之際,又加詳審焉邪,皮毛屬肺,風寒玄府而入寒化熱,熱則生痰喘滿也肺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