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氏濟生方》

宋 嚴用和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五勞六極論治

醫經五勞六極之證,非傳屍骨蒸之比。多由不能衛生,始於過用,逆於陰陽,傷於營衛,遂成五勞六極之病焉。蓋盡力謀慮成肝勞,應乎筋極;曲運神機心勞,應乎脈極;意外過思成脾勞,應乎肉極;預事而憂成肺勞,應乎氣極;矜持志節成腎勞,應乎骨極,此五勞應乎五極者也。然精極者,五臟六腑之氣衰,形體皆極,眼視無明,齒焦發落體重而聾,行履不正,邪氣逆於六腑,厥於五臟,故成精極,大抵勞極之脈多弦。治療之法,隨其虛實冷熱而調之,精極者當補其精也。素問所謂∶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各分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