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心法要訣》

清 吳謙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停痰、傷食、香港腳、虛煩、內癰

類傷寒有五證,頭疼發熱惡風寒,停痰頭項不強痛,胸滿難息氣衝咽。傷食惡食身無痛,痞悶矢氣噫作酸,香港腳腳漆脛腫痛,或爲乾枯大便難虛煩微熱表裏內癰能食審疼緣,肺癰喘咳胸引痛,唾粘腥臭吐膿涎,胃癰胃痛難近,腸癰腫痛少腹堅,身皮甲錯腹中急,便數似淋證中看。【注】類傷寒五證,初病之時,皆與太陽表證相類。一曰停痰∶但胸滿不得息氣,上衝咽,頭項不強痛,與傷寒異耳。一曰傷食∶但身無痛,心下痞悶,矢氣噫氣,作酸,吞酸,與傷寒異耳。一曰香港腳∶但病起自腳,腳膝兩脛腫痛,或乾枯腫痛,名曰幹香港腳,大便硬難,與傷寒異耳。一曰虛煩∶惟發熱而煩,無表裏證,與傷寒異耳。一曰內癰∶其狀頗類傷寒,但飲食如故,有癰痛之處,與傷寒異耳。胸中隱痛,或喘或咳,吐唾腥粘,是肺癰也。當胃作痛,手不可近,是胃癰也。少腹重痛,便數似淋,身皮甲錯,是腸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