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熱暑疫全書》

清 周揚俊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附冬溫

一法。冬時有非節之暖。未至而至。即爲不正之氣。獨冬不藏精之人。腎氣外泄。腠理不固。溫氣襲人。感之爲病。此爲冬溫。脈必寸洪尺數。或實大。心煩嘔逆身熱惡寒。或頭疼身重面腫咳嗽咽痛下利。與溫無異。而時令不同也。宜陽旦湯。加桔梗茯苓。一法。若有寒食停滯。加厚朴溫藥一味。以溫散其中。黃芩涼解其外。即仲景陰旦湯之意也。一法。若先感溫氣。即被嚴寒遏抑。則發熱而微畏寒。汗不出而煩擾。陽旦加麻黃石膏發之。一法。醫視冬溫。每有誤認傷寒。辛熱發汗。致令發斑成毒者。當以升麻葛根湯。加犀角黑參。或犀角黑蔘湯。一法。更有辛熱發汗。徒耗津液裏熱益甚。胸腹滿悶。因誤用下藥。反發熱無休止。脈來澀。此陰血受傷也。急宜葶藶苦酒湯探之。以收陰氣。泄邪熱。若服後熱勢轉劇。神氣昏憒譫語錯亂者。必不救也。冬溫爲病。亦自不一。當各隨見證治之。凡冬溫之毒。大便泄而譫語。脈虛小。手足冷者。皆不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