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熱暑疫全書》

清 周揚俊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暑病論

周禹載曰。仲景本內經病熱之旨。申伏氣之論。特敘夏月熱病白虎湯之治。可謂精矣。乃復出病於金匱中曰。太陽中熱者。是也。正恐人誤認爲熱病。故又言自外來而入。熱由內伏而發。實爲兩途。然暑爲夏火之令。傷人之氣。脈虛身熱。遂令人大渴。齒燥汗出而喘。與伏發無異。並治以白虎湯。俱主甘寒去熱。苦寒除火。甘溫益中。益中者。以暑傷氣故益之。然津液耗甚者。必加人蔘。與辛散溫散之味。不相涉也。或謂伏發自內。白虎宜也。中既由外而內。何爲遽用裏藥。則以風藥略兼表散。似無不可。愚謂千古之誤。正在於此。雖夏暑與冬寒對峙。而表裏則大不同也。冬月腠理密。即衛虛而受者。必以漸進何也。外陰而內陽也。若夏月。則人身已陽外而陰內。外垣既撤。暑得直入。故風寒必顯有餘。有餘者邪也。暑氣必顯不足。不足者正也。今人以香薷一味。謂傷暑必用之藥。不知乘涼飲冷。遏抑陽氣。或致霍亂者宜之。若強力作勞。內傷重者。清暑益氣。庶幾近之。苟用香薷。是重虛其虛矣。況可以表散辛溫之味。加於其間乎。計部張鳳逵先生編輯諸書。特救其謬。我北海林夫子。申明大義。並集名案。以表其後。不亦勝任而愉快耶。餘小子又復爲之辨者。願以白虎湯爲主治。清暑益氣輔之。亦必隨證加減。至於天水散甘露飲諸方。皆可引用。如節庵之論。吾未見其可也。設有疑者。請觀汗下溫針之禁。本於仲景聖人。至有夾食而吐利。夾氣而脹悶。夾寒而厥逆。兼風而畏寒。要皆本於脈以測識。而毋庸混淆。然後知聖人之論者常也。隨其所遇者變也。明其常則善於處經。通於變而靡不善於用權者。則有昔賢之案在。亦惟洞曉傷寒書者。可以神而明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