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脈治》

明 秦景明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內傷三消

積熱三消之症】煩渴引飲,口臭消渴上消症也。煩熱多食,食下即飢,中消症也。小便頻數,如膏如油,足心下部常熱,下消症也。【積熱三消之因】膏粱濃味,時積於中,積溼成熱,燻於肺則成上消,傷於胃則成中消,流於下則成下消。【積熱三消之脈】胃脈上朝於寸口肺消也。氣口滑大,胃消也。尺脈洪大,下消也。右脈數大,腸胃積熱,左脈數大,肝膽積熱。【積熱三消之治】煩渴引飲,清肺飲口臭易飢,清胃湯,加幹葛。如肺胃積熱,下流膀胱八正散。若肝膽之熱下流,龍膽瀉肝丸。若腎之相火下流,而成下消,涼八味丸文蛤散

清肺飲

清胃湯

上二方,見前條。

八正散

見前腹脹門。

龍膽瀉肝湯

見前肝火脹。

八味丸

六味丸黃柏知母

文蛤散

文蛤杵細,滾湯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