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脈治》

明 秦景明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自序

餘幼業醫,見家伯祖景明公,有《症因脈治》一稿,序原丹溪先生《脈因證治》中來。時餘學淺,未會其趣,後見嘉言先生《寓意草》雲∶治症必先識病,然後可以議藥。今之學醫者,議藥不議病,嘆《內經》、《甲乙》無方之書,無人考究。丹溪《脈因證治》,分析精詳,反不見用,而《心法》諸書,羣方錯雜,則共宗之。餘因知景明公《症因脈治》之作,非無謂也,遂有纂述之志,然慎之未敢爲也。後三十年,年至慮深,每思有以成公之集,而牽於生事,日無寧晷,偶憶袁先生可以濟人之語,遂乃屏絕應酬,潛心纂述,症分內外傷,因分內外因,脈分虛實,治分經絡,對症用藥,無遊移多歧之惑,不十載而就意者,彼蒼好生,或丹溪、景明兩公,陰能助餘也。書成之明年,餘友施君宇瞻仲季見而悅之,因謂餘曰∶是書壽世之寶也。與其寶之一方,不若廣之天下;與其利諸目前,不若傳之後世。子爲是書以利濟一方,餘兄弟爲是刻以公天下可乎?餘與及門皆大歡喜,乃謝施君曰∶是書出,倘有補於斯世者,惟君之力。

時康熙四十五年歲在丙戌臘月秦之楨字皇士纂